不过和王锡爵比起来,申时行的麻烦并不算大,张居正给王锡爵所出的题目是有关私盐问题,这在大明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众多的名臣面对私盐都是极为头疼的,远的不说,鄢懋卿、庞尚鹏两人总理盐政,都算得上大明的能臣干吏了,尽管对于他们对于私盐也都采取了各种措施,但是成效并不显著,对于如何打击私盐,王锡爵有些头疼。
王锡爵虽然翻阅了近段时间以来有关盐务的各种奏疏、题本,但是对于如何解决私盐问题,仍旧没有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王锡爵于是干脆赶往户部和总理盐政衙门,向庞尚鹏求教此事。
在总理盐政衙门,庞尚鹏接待了王锡爵,得知王锡爵的来意之后,庞尚鹏当即命令将各盐运司的相关奏疏取来,同时向王锡爵介绍起来有关大明私盐的情况,大明现在的私盐状况确实是比较严峻的,作为常年处理与盐务有关事项的官员,庞尚鹏是深有感触的,大明盐政最败坏的时代是在孝宗、武宗和嘉靖中期。
由于开中法的废弛,吏治日益腐败,盐法也愈加紊乱。私盐也已经到了几乎无法禁止的地步,庞尚鹏直接对王锡爵说道:“当此之时,以游手游侠之人,不移践步,而坐致千金之利。至于商贾负贩,劳筋苦骨,乃为人奴役。其艾盐也,则有伺候需索之烦,至其行盐贸易也,又率为余盐之贾所苦。盐政败坏以极!”
在世宗朝后期和本朝,对于盐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就是保证了灶户的生计,明确要求足额支给灶户工本,然后就是限制余盐数量,优先保证开中正盐的销售,现在大明的盐政确实是有所好转,但是私盐问题确实是难以解决。
庞尚鹏认为,现在大明的私盐问题难以解决,主要是有两个原因导致的,第一,就是对于私盐的贩运打击不力,由于大明风气的转变,很多商人以追求利益作为经商的根本,甚至不惜违法犯禁,而且一些人还鼓吹道:“人之所以为人,资财以车,不可一日无焉者也。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也。何可言无也?吾故曰,虽大圣人不能无势力之心。则知势力之心,亦吾人秉赋之自然矣。”
他们公然宣传取利谋利,而与之相呼应的是商人集团势力的增强,现在大明境内大的商帮不下数十个,这些商人集团资产雄厚,非有几十万银两不能称为富有的,甚至于拥有上百万或者几百万资产的也不乏其人的,而所有富商中尤其以盐商中的巨富为最多。
庞尚鹏不由得感叹道:“王阁老,天下之物,可有比私盐更为暴利的吗?彼辈财大气粗,运司仰之以承国课,州县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