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龙骨”大道延伸的尽头,并非新居群落,而是一片初具规模的官衙区。青砖黛瓦,格局方正,虽不如岭南府衙雕梁画栋,却透着一种简洁实用的肃穆。然而,最让岭南来客挪不开眼的,并非这些建筑本身,而是每一座官衙——无论是挂着“工务署”、“民政处”还是“税务所”牌匾的大门侧旁,都钉着一个一模一样的物件。
那是一个方方正正、涂着深绿色油漆的木箱。箱子不大,约莫两尺见方,正面开着一道扁扁的、仅容一纸投入的缝隙,上方用白漆清晰地写着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意见箱**。箱子下方,还挂着一块更小的木牌,上面刻着几行小字:“陈情、建言、举报,投此箱中。署名匿名皆可。三日内必有回复。”
几个岭南官员的目光死死粘在那一个个深绿色的箱子上,如同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怪物。举报?举报谁?举报官老爷?还堂而皇之地挂在衙门口?这……这北境的官,莫非是疯了不成?在岭南,别说举报,就是私下里议论上官几句,被人告发都是大祸临头!知府衙门口若敢挂这个,怕是早被愤怒的百姓砸烂一百回了!
“季……季村长,”一个岭南官员喉咙发干,指着离他们最近的一个“工务署”门前的绿箱子,声音艰涩,“此物……当真……当真有人敢投?”
季如歌尚未开口,旁边引路的小吏已笑着解释:“大人有所不知。这箱子,可不是摆设。咱们北境,上到将军府,下到乡镇公所,门口都有这个。季村长说了,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老百姓是咱们的衣食父母!谁要是敢坏了规矩,欺负了百姓,甭管他是谁,老百姓就能往这箱子里投书告他!”
“告……告官?”另一个岭南富户代表脸都白了,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那……那告了之后呢?万一被知道了……岂不是……”他话没说完,但意思谁都明白。在岭南,民告官,先打三十大板!告赢了也是家破人亡!
小吏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些,正色道:“这个几位校尉有严令!第一,所有投书,由将军府‘督察处’专人每日开启,登记造册,绝无泄露投书人身份的可能!第二,无论署名匿名,只要投了,三日内必有督察处的人去查!查清楚了,该罚的罚,该撤的撤,该送官法办的绝不姑息!第三,谁敢打击报复举报的百姓……”小吏的声音陡然转冷,带着一股凛冽的杀气,“校尉说了,有一个算一个,扒了官皮,按同罪论处,罪加一等!轻则流放,重则……杀头!”
“嘶——”岭南众人倒吸一口冷气!这规矩……太狠了!也太……太让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