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与草原大汗重修旧盟,准备南北夹击,先破越吴,后取中原!”
真假没人确认,但每个国家都有人在夜里坐不住。
这就是他要的局势。
一个充满不安、疑心、破绽、裂缝的局势。
他要的不是胜,而是乱。
乱才好破,破才好收,收才成势。
而当这势成之时,他只需轻轻一推,便可定天下。
南部边境,靠近越吴交界处的一条小道,天还未亮,湿气浓重,远处山林隐约传来鸟鸣。
一支五十人的斥候小队正缓慢穿行,衣甲不显,动作隐秘。
这批人由归辛树亲自训练,专门用来渗透敌国和反追踪。
他们每人身上带有信鹰羽片,短弓短刃,行动时不发出半点声响,就连喘息都被刻意控制在极轻。
队伍最前方,两名老兵蹲伏在矮丘上,盯着下方不远处的驻地营火。
“吴国的边巡兵变了!”
“换了人,换了营地,连哨岗也转移了位置!”
“说明他们在重新布防,估计是收到风声了!”
领队只点头,没有多说。
吴国不是傻子,他们当然知道西域人可能失控,也知道秦国不会再随便被人试探。
他们现在表面仍装作镇定,但内部已经开始调配精锐,向靠近楚地的东侧调兵,而原本的西南防线却刻意松散。
这是一种准备,一种试图“弃车保帅”的手段。
如果战事真起,吴国准备放弃南部丘陵,把兵力保在东面大城,与楚国合围防线。
归辛树收到的情报,正是这些蛛丝马迹拼凑而来。
秦浩在书房看完斥候送来的地图标注后,直接圈了两个地方。
一个是吴越边境附近的“鹿林镇”。
一个是越国靠西南的“石涧口”。
这两个地方,本来是边境中立地带,无人经营,只有少量流民和逃兵偶尔路过。
但从一周前开始,突然被人清空,连带附近的几处小村也一并撤了人。
换作普通人,可能会以为只是地方迁移、流民出走,但归辛树不是普通人,他立刻让人前往实地调查。
果然,这些被清空的地方,其实已经被人秘密整修。
不是修军营,而是修路。
不是给兵用,而是给“客人”用。
所谓客人,自然是西域来的那帮异族兵团。
他们不想走官方路线,不想经由越国大路,怕消息暴露,于是开始走偏门,从荒山野岭切入吴越边界,准备在那一带偷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