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没有族兄弟妯娌,人手不够,只得把周家的人请过来帮忙。”二婶低声对骆宁说。
骆宁没有想到,镇南侯府与隔壁周家竟有了如此深厚交情。
她粲然一笑:“阿宥的婚礼,劳烦你们了。”
“你快进去陪你祖母坐。今日你是贵客,不用操心这些。”二婶笑道。
骆宁道好。
祖母跟前已经有了几位老太太,都是姻亲,其中一位是忠诚伯府的太夫人,堂妹骆宛的太婆婆。
二婶一一给她介绍。
骆家拒绝了不少人的送礼,只安排了男女宾客各十五桌,热闹却不喧哗。
正说着话,外头又传来鞭炮声。
二婶告诉老夫人:“到了时辰,迎亲的队伍出发了。”
老夫人颔首。
众人捡着好听话凑趣。
“听说新娘子生得像观音跟前的童女。”
老夫人笑道:“的确是圆脸圆眼睛,憨态可掬,是个很实诚的孩子。”
“福清大长公主为人和善,怜贫惜弱,她孙女秉性自然极好。”
众人吹捧着。
骆宁含笑坐在旁边。
又过了片刻,三婶进来,对老夫人说:“娘,前头坐席吧,要开戏了。迎亲的队伍已经到了福清大长公主府。”
那边到了,这边就可以张罗着入席,约莫半个时辰新娘子就能进门了。
骆宁搀扶老夫人:“祖母慢些。”
“这两年家里都是喜事,甚好。”老夫人说。
又低声告诉骆宁,“今日你爹起不来床,他这几日不太舒服。不管他。回头拜堂时候搀扶他出来见见客。”
他不能捣乱,不想在儿子大婚日子立威,是很幸运的事。
老夫人想着骆崇邺的病,心揪了起来;可想着整个侯府,还是选择把这件事当个喜事告诉骆宁。
骆宁握住她的手:“祖母坐镇,家里当然兴旺。您一定要健康长寿。这个家里有您在,往后日子会越来越好。”
老夫人微微笑了笑。
一行人去了前头坐席。
桌上有瓜果点心,上好的茶,以及开戏了。
听戏、喝茶,等着新娘子进门。
半个时辰后,二婶、三婶起身去门口候着。
二婶又回来,亲自给老夫人斟茶,叫她安心。
“花轿还没到?”老夫人问。
二婶笑着,很大声说:“肯定是新娘子哭嫁太厉害,公主府舍不得送。那边亲戚又多,光撒钱就得大半日。”
众人都笑着应是。
有人说:“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