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聊城,清幽而寒冷。
不过,经过几年的恢复,聊城依托较好的工业底子,如今聊城也恢复许多,街道上还是比较热闹的。而且聊城工业基础发达,已能复刻出很多工业品出来。
自付钰等技术骨干复制出一款后世的武器后,这十年内,研究是一点点加深的。
其实,建国阅兵上没有展现任何一款自制武器,都是缴获的。如此做的目的,也是为了掩护自身,并在米国鬼子来时,给他们一个出其不意。
而东三省的基础工业好,在拿下这里后,就立刻安排上了。
如今,我方能复制出的武器已相当多。
其中49自动步枪(56冲)、49班用机枪已经装备到了多个部队。而且使用了统一的7.62*39mm的中间威力步枪弹。
与此同时,还配发了49式手枪(54式)。
除此之外,还复刻出了40火。这在解放战争后期,便已成为团级支援火力的骨干,相当受各指挥官的喜欢。
坦克的研究也在进行中,基于t-54技术并加以改进的49式中型坦克已有成品,只是量产的话,还需要点时间。但可以肯定的是,哪怕只有少量的49中型坦克,也可以在半岛上给米军来一点点小小震撼。
毕竟100毫米的线膛炮、v型水冷的柴油机其性能是完全可以碾压米军的m4谢尔曼的。
装甲车方面,已经开发出轮式装甲运兵车,只是受限于工业条件,目前产量还提升不上去。
火箭炮方面是最早投入研究的,因此现在已有了130毫米的多管火箭炮,并已大量投入使用。而身管火炮方面,则实现了66式152毫米加榴炮、59-1式130毫米加农炮等。
这些火炮,因着拼夕夕大量的资料知识库以及所能提供的材料,比历史上还要先进,其寿命和精度都是大大增加了的。
其他通讯、雷达方面也各有研究成果,工业母机的水平也达到了50年中期的水平。
可以这么说,这多年,我方一边打仗,一边研究,很多东西都能自造了。只是碍于夏国的工业底子实在薄弱,发展还需要时间。
可时间不会等夏国。
半岛的战火即将燃起,聊城这个工业重城,也是全力运转,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着准备。
因此,当安玉来到这里,当地的干部是相当兴奋的。
这些年,后方有个万能的后勤大主任的传说可是一直有的。虽然,没什么人见过,但只要有点脑子都清楚,列强是不可能援助给他们那么先进的武器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