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愿意承担这笔巨额费用。
在商言商,从企业运营和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他们更倾向于将资源投入到收益更明显、风险更低的项目中。
对于屯门供电线路升级这样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且存在一定风险的项目,显得较为谨慎和保守。
当听到方力申的汇报时,何雨柱的脸上瞬间闪过一丝惊讶与意外。
在国内,若是遭遇电力短缺,他只需整理好详实的数据与情况说明,迅速呈递给上级机关。
上级部门向来雷厉风行,接收到信息后,会即刻组织相关人员,全方位协调各方资源,召集电力专家、施工团队、物资供应商等,一同商讨并制定出周全的解决方案。
他们会争分夺秒,全力投入到保障供电稳定与安全的工作中,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供电,确保企业的生产运营不受丝毫影响,生产线能平稳运转,订单按时交付。
然而,此刻身处香港这片繁华却规则不同的土地,情形大相径庭。
香港的电力供应完全依照市场化规则运行,商业利益至上的理念贯穿始终。
一旦企业面临电力线路老化、供电不足等问题,便无法像在国内那样依靠上级协调解决,只能自掏腰包来更新线路。
更令人咋舌的是,中华电力公司提出的要求极为苛刻。
他们白纸黑字地要求,何雨柱投入巨额资金更新的电路,最终产权竟归电力公司所有。
这意味着何雨柱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承担所有更新电路的成本,从购买昂贵的电缆、变压器等设备,到雇佣专业施工团队进行铺设安装,每一笔开销都不菲。
可最终,他辛苦投入换来的资产,自己却无法拥有丝毫权益,就像是辛辛苦苦搭建起一座华丽的房屋,却要拱手让给他人,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难道说,电力问题就真的无法得到妥善解决了吗?”何雨柱独自一人坐在办公室,眉头拧成了一个深深的“川”字,眼神中满是忧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机械厂内,那一台台大型机械加工设备,每一台的功率都不容小觑,而车辆厂的自动化生产线,更是如张着大口的巨兽,持续不断地消耗着大量电能。
它们都是名副其实的用电大户,一旦失去充足稳定的电力供应,那些造价高昂、技术先进的设备,瞬间就会成为一堆毫无用处的废铁,无法正常运转。
生产线上,原本高速运转、发出有节奏轰鸣的机器,将突兀地停止下来,机械臂定格在半空,不再灵活地抓取、组装零件。
装配流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