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了!”
韩鹏飞走在前面带路,林易和萨勒几人走在后面。
进了指挥中心,率先闯入几人视线的,就是指挥中心最前方的那些大屏幕。
最中间的大屏幕上,是十几个聚在一起的信号源。
信号源在闪烁绿灯,屏幕也在跟着闪。
闪了几秒钟,信号源绿灯常亮,屏幕停止闪烁,肖文康旁边就响起一个声音:
“报告指挥,12颗卫星开机成功,控制信号正常,火箭舱信号反馈正常,是否开始分离?”
肖文康抓起对讲机,平静的声音传出:
“30秒时间准备,30秒后,开始分离卫星。”
“分离顺序,9号到12号卫星!分离完毕后,启动火箭舱推进器,向反方向推进,准备第2次分离!”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中间大屏幕画面切换,变成了两个画面。
左边是三维模拟场景,模拟的是太空中火箭舱分离动作。
右边是监控实拍画面。
30秒时间一眨眼过去,在左边的三维模拟场景里,固定9号到12号卫星的机械臂亮起绿灯,表示已经做好分离准备。
“分离卫星!”
一声令下,在监控画面里,火箭舱的机械臂松开,而卫星几乎在同一时间启动推进器,对着机械臂的位置轻轻喷了一下,将卫星推离火箭舱。
如此反复几次,几颗卫星同时拉开了火箭舱的距离。
“报告指挥,卫星已经出舱,并且保持在安全距离之外,是否将卫星展开?”
在这几个卫星成功出舱之后,中间那一堆屏幕里面又切入了几个画面。
是这几个新卫星的视角。
在开机之后,卫星携带的光学镜头已经可以开始工作。
经过地面站的调整,这四颗卫星纷纷将光学镜头对准中间的火箭舱。
稍微犹豫片刻,肖文康下了新命令:“启动火箭舱推进器,继续分离卫星,分离5~8号卫星。”
操作员得到指令,启动火箭舱推进器,慢慢调整火箭舱和已分离的几颗卫星的距离。
又拉开一段距离后,火箭舱停止前进,5号到8号卫星被成功分离。
9号到12号卫星的操作,又在5~8号卫星上面重复了一遍。
卫星光学镜头调整,先锁定一遍彼此,最后又锁定到火箭舱上面。
在8个镜头的注视下,火箭舱继续调整,拉开和前面8颗卫星的距离。
有前面两次经验,第3次卫星分离可以说是无波无澜。
当最后4颗卫星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