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更书站

繁体版 简体版
六更书站 > 天可汗回忆录 > 第379章 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第379章 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4 / 5)

他封邑下的百姓,乃是千金买骨。

李爽可以这么做,乃是因为他不在乎这些地,整个关陇晋夏之地都在他掌控之下。

可高欢、宇文泰手里可只有这些筹码。

把这些地都分了,他们拿什么去养麾下的部曲?

更何况,那些六镇兵愿意去种田么!

再说了,那些拥有坞堡、佃农和大量土地的世家大族也不会看着他们这么做。毕竟,他们两人要在河北站稳,也需要这些世家大族的支持。

高欢、宇文泰吃着,却见另一拨人走了过来。

李爽在秦王府下立学士馆,招揽谋臣、智士为学士,帮助他处理政务,商讨军情。

除了尚在长安的苏绰,如卢柔、杨愔、长孙裕、柳虬、李穆等旧臣亦在其中,还有来洛阳之后新收纳的,如卢辩、柳敏。

他们的品级大多不高,与一众身着朱紫的武勋之臣不同,身上的服饰多是青色。

看了一眼在廊下吃的差不多的人,这些学士匆匆走进了百尺楼之中。

李爽将众多学士召集到百尺楼,进行下半场,乃是讨论经济。

均田制在军事上的体现是府兵制,在经济上的体现则是租庸调制。

北魏当初颁布均田制时,也颁布了租调制,规定田租(亩四升粟)与户调(绢二匹、绵二斤),以及“增产不增租““增人不增调“等政策。

北魏为了恢复生产,自然要轻徭薄赋。

可随着战争失利,为了弥补军费不足,便开始大量增税。在加上洛阳的皇室公卿穷奢极欲,一度为了弥补亏空,巧立名目,不仅想到了酒税、商旅税等新增税种,甚至还想要预征六年租调。

如此恶政之下,自然会出现大量的逃户,均田制也就败坏了。

李爽要恢复生产,在关陇晋洛等地实行均田制,并没有多大阻碍。

可在中原一定会遇到相当大的阻力。关东的世家实行的是庄园经济,以坞堡为核心,拥有着大量的佃农。他们藏匿人口,缩减丈量土地,暗蓄部曲。

种种举措,既是在乱世之中的自保手段,也是他们能够在朝堂上立足的筹码。

李爽没有立刻捅马蜂窝的打算,而是打算先稳固自己的地盘,分发土地之后,实行相应的租庸调制。

租是交粮,庸是纳绢,调是服役。

无论是要在各地修建大型工程还是积蓄钱粮为将来南下灭梁做准备,都需要适当的财政制度以及时间的积累。

乱世之中,比拼的是下限。

不过,当有一股力量能够统合各大势力,就不一样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