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更书站

繁体版 简体版
六更书站 > 天可汗回忆录 > 第388章 此乃社稷之幸

第388章 此乃社稷之幸(3 / 5)

可乎?

一众公卿不知道,不过看着朝堂之上的和谐的氛围,心中却是不免唏嘘。

……

朝会之后,李爽谢绝了元宝炬的挽留,回到了皇宫西北的金镛城中。

洛阳经历了短暂的混乱,不过总体的重建工程并没有落下,反而重建的速度还快了。

金镛城甲城之中,那座浮岛上正在建造的宫殿已然有模有样。

金镛城不大,甲城更是金镛城三连小城之一,但却是楼台重阁遍布,以复道相连。

最南的丙城处在内城之中,乃是天策府的官署所在。

李爽离开太极殿,从丙城进入金镛城,所带的兵马都重新回到了营地。

官署之中,卢柔正在处理着政务。

见李爽走来,卢柔和他麾下的属吏行了一礼。

“如何了?”

李爽问了一声,卢柔自然知道李爽问的是何事。

“禀大王,河北那边均田令推行的并不是太顺利,如今授田才推行到了三万户,距离定好的年末推行五万户之数还差了许多。”

“为何如此?”

卢柔拱手道:

“与水有关!”

争水,永远是种田人绕不开的话题。

不但是地方豪强时不时会截断上流的水渠,引到自己家的田地之中,便是村与村之间,也为了争水而打得头破血流。

卢柔拿出了一张地图,给李爽指了指具体争议的地方。

李爽在河北的封地是零碎的,并不是连在一起,容易推行均田制的地方都是没有水源争议的地方。

而那些有争议的地方,因为战争而导致旧有的水利工程荒废,水资源短缺。

地方上的百姓担忧那些授田的秦王府的领民势大,与自己争夺水源,加上地方上的豪强鼓动,争斗不休,因此,授田迟迟得不到推进。

李爽看了看,指了指地图上两块缺水的区域,道:

“新修两条水渠引水,避开那些正在争论之地。”

卢柔看了,想了想,道:

“大王,如此一来,花费要比原来想的多了许多。”

李爽一笑,道:

“无妨,都由本王出。这两个地方本来是将来要设立军府之地,缺水之事迟早要解决的。”

卢柔见此,道:

“诺!”

卢柔的地图绘制的很详细,不过并没有标明正在修的永济渠。

“子刚,永济渠明岁末大体可以竣工,河北授田之事,得加快了。”

“诺!”

李爽在各个官署走了一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