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央土僧团开议以前,也就是说适才他与慈惠等僧众的对答,雷、萧等听得一清二楚。待谈剑笏退出大殿,佛子才自青石壁前转过身,也不理睬一旁兀自伫立不去的果天,美得妖异的面孔衬着殿内静谧幽碧的暗影,浑不似人间之物。
“有劳了。”他低垂眉眼,合什道:“贫僧所求,谅必瞒不过三位。”
雷门鹤微微一笑,邵咸尊仍旧负手,萧老台丞则是睁着一双锐目直勾勾盯着他,自始至终都无意改变。
佛子似不意外,自顾自道:“为救流民,第二场央土教团非胜不可,但我等皆是学问僧,不通武艺。此事既与三位休戚相关,贫僧恳请三位,为了山门外五万名流民的性命,务必助贫僧一臂之力。”说着双手合什,长揖到地。
一声冷哼,竟是萧谏纸率先接口。
“适才佛子对央土僧人威胁利诱,丑态毕露,也是为了五万流民的性命?”老台丞声音不大,甚至有些瘖哑,然而烈目焦炽,在绀青如夜的昏暗大殿内看来,宛若两道紫电剑芒,穿颅透目隐隐生疼,令人难以逼视。
琉璃佛子眉目未动,笑意娴雅。“老台丞言重了。出家人不打诳语,贫僧也只是实话实说,谈不上威胁利诱。”
萧谏纸冷笑,灰白的剑眉一挑。“哪一部份是实?僧人出仕、封荫东海,还是阁下将佩挂一品紫金鱼袋,立身朝堂,从此以国师之尊指点江山,弘法预政?”
佛子从容回答道:“贫僧有旨。”从襟里取出一封书柬,双手捧过。萧谏纸冷笑展读,越看脸色越沉,那交迭数折的纸头上不过寥寥数行潦草笔迹,他却来来回回看了半天,仿佛想从中看出什么破绽而不可得。
邵、雷二人站在一旁,居高临下,虽不能尽看纸上内容,从老台丞的一脸铁青,倒也不难想象写了些什么。邵咸尊站得稍远,却因老人持信的角度之故,能清晰看见落款处并无花押,却有一方“御上行宝”的篆字朱印。
邵咸尊乃书画篆刻的大行家,认出这枚“御上行宝”是当今天子的私章,莫说仿造,就连用了这四个字当作铭刻,都是抄家灭族的不赦之罪,等闲开不得玩笑。萧谏纸阅毕,将书柬还原,双手捧还,小心翼翼中透着一股显而易见的隐忍,仿佛为了这种东西执臣下之礼是莫大的屈辱。
“这种事,便在孝明一朝也不能发生,遑论先帝!”老人咬牙轻道,似带着嚼碎镔铁般的痛烈。谁都知道他口中的“先帝”是指英年早逝的太祖武皇帝,与时人的习惯不同。或许老人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当今天子既非孝明,也不是武烈。”佛子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