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你!”
谈剑笏都弄糊涂了。
他到白城山这些年,见最多的是台丞冷笑,偶尔老人心情好,也会淡淡一抿,权作欣慰、首肯,或其他未必便有,但旁人衷心希望他有的意思。他一直以为老台丞是不笑的,奇人有异相,以“萧谏纸”三字之名垂宇宙,天生有点咧不开嘴笑不出声的缺陷,怎么说也是入情入理。
只见两人亲热把臂,连连摇晃,状若少年,差点吓脱了谈大人的下颚。萧谏纸察觉到下属骇异的眼光,干咳两声,收敛形容,若无其事迳问逄宫:“曾功亮,学府一别,不想还有再见之日。你怎么会在这儿?”
谈剑笏这才想起:台丞少年时曾游学鲲鹏学府,曾功亮唤的,也非台丞行于世的字号;“用臣”云云,更像入塾所用的学名……这么说来,两人该是鲲鹏学府的同窗了。
鲲鹏学府雄踞东海之滨,以沧海儒宗正统自居,声势、地位莫不远远凌驾于国学,千百年来都是天下五道间首屈一指的庠序重镇。
历朝历代为标榜尊儒,屡加封赏,至碧蟾朝时已有百里封地,堪比王侯,庠生数千,府院不逊皇城御宇;正门外所悬之“天下明宗”四字牌匾,不仅是世间读书人神魂之所向,也是武儒诸宗脉深造子弟的首选。
但远在谈剑笏求宦之前,东海已无鲲鹏学府。
前朝的一场动乱,将这座千年学镇卷入风暴,教授与庠生死的死、逃的逃,偌大府院一夕风流云散,过往的繁华盛景止于口耳欷嘘。其后虽屡有试图兴复者,却始终无法成功。
及至“制圣”萧破败献典有功,向朝廷讨了“鲲鹏学府”的赐匾,于西山另起炉灶,复得镇西将军韩嵩大力支持,无论园林擘划或学制称谓,无不极力仿效,世人只管叫“西鲲”,连“学府”二字都吝添,并不以为萧破败确实继承了道统。
因为正统的鲲鹏学府,门上悬的只能是“天下明宗”。
纵使萧破败野心昭昭,手段出尽,背后靠山又是硬极,也没有自称“明宗”的胆子。逾越此限,他所做的一切将得到全然相反的结果,乃至身败名裂,永世不得翻身,可见鲲鹏于世的影响力。
萧谏纸不仅是辅佐武烈帝平定天下的三杰之一,更是当今士子的仰望,逄宫亦执东洲术数机关之牛耳。能于一时一地同育两位英杰,似也非鲲鹏学府莫属了。
“逄宫”——或说曾功亮——听萧谏纸问,笑道:
“都说我逄宫了,不在这儿还能在哪儿?你在外头追随独孤弋,驱逐异族、混一五道,以“龙蟠”之名立下不世勋业时,我就把年月耗在这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