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更书站

繁体版 简体版
六更书站 >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 第298章 空空导弹技术是领先了,压力给到战

第298章 空空导弹技术是领先了,压力给到战(2 / 6)

步提升导弹的射程跟速度……”

对的。

这是谢威向赖桂昌教授团队提出来的中距导弹项目。

利用复合制导来解决导弹在前段对红外特征不明显的阶段对导弹进行前进方向的导引,具体如何,目前并没有方案,只是有初步的想法。

谢威没想到李瑞会把这个也告诉龙耀华。

“其实,限制出口的最主要原因,是为了让国际上知道我们技术落后……只是某一个方面的技术突破,并不能让我们国防实力得到提升。却能让国际上对我们的技术水平进行误判,并且以此为由,限制向我们提供的其他技术……”

“……”

这番话,如同一记重锤,重重地砸在谢威脑海里。

脑子嗡嗡的!

“工业基础差,技术落后,经验不足。靠着自己搞,需要花费的时间太长了……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站在引进技术的肩膀上开发我们自己的技术,才能更快地追上国际先进的脚步,拉近我们跟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龙耀华见谢威听进了自己的话,继续解释着。

“还有,国外技术比我们更先进,配套也更齐全,现在的pl-4使用的高纯度制冷锑化铟只是初步的运用,要达到50~70公里的探测距离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配套……而国外获得了后,以他们的基础,很快就能搞清楚技术,然后以此为基础……”

这时候,谢威才发现自己跟大佬们真正的差距。

他只看到了利用先进武器卖到国际市场打响名声,为后面铺垫,却没考虑到在目前的配套环境、基础上,国内跟国外科研水平的差距。

他确实在导弹内部设置了自毁系统。

可如果卖出去,以目前伊拉克的状况,美国、苏联会轻而易举地获得样弹。

根本就不给导弹在发射后再自毁的机会。

至于设计拆卸自毁装置?

卖出去的pl-4要限制射程、限制导引头的探测距离等,以目前国内的基础,很难完成。

“首长,我明白了。”

谢威是真的明白了,“原本我们就没有打算独占技术,只不过是准备利用学校的经营权跟相关单位合作。”

“付费合作对吧?”

想起哈工大的穿甲弹都让617厂给钱买技术,龙耀华笑了。

“当然,如果你们能限制一下,让射程不这么高、探测距离不这么远,甚至把技术压一压,争取出口也是没问题的。”

谢威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完全可以把制冷锑化铟改成氮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