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来找秦长庚看病的人,只增不减。
秦长庚闻言点了点头,既然如此,也只好先坐诊完,再去找李复兴,跟他说那个好消息了。
师徒俩一边聊天,一边向着诊所的方向走去。
走到半路上,秦长庚忽然停住步子,对李大关说道:“大关,先前我给你的那几本医书典籍,你看的如何了?去诊所还有段距离,正好借着这个功夫,我考你一下。”
李大关想不到考试会来的这么快,心中不禁咯噔一下,但也只得说道:“您放心吧师傅,我每天都有认真学习,还记了很多笔记呢。”
说罢,他从自己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来,递给秦长庚。
秦长庚拿过去,认真翻看起来,在赞许的同时,也会针对性提出一些问题。
“大关,这黄帝本草经中,记载的治疗感冒的药,最常用的有哪几种?”
李大关略微想了想,一字不差的回答起来。
秦长庚说道:“很好,你这些日子看来确实认真学了,我再问你,常见的老年人疾病,该怎么去温养,你给我说说一些具体的法子。”
李大关同样对答如流。
秦长庚一边认真听,一边有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建议,在去诊所的这段路上,秦长庚一直在抽查李大关这些日子学习的内容。
周遭过路的村民们都用好奇的眼神打量他们,但也不敢出声打搅。
师徒俩刚到诊所附近,就看见一条老长的队伍从诊所一直排了出来,不但有李家庄的村民,外村的村民同样有不少。
有个从赵家庄来的中年男人急的满头大汗,他媳妇在一旁捂着肚子,已经疼的面白如纸。
男人扶着媳妇,踮脚往诊所那边看去,嘴里说道:“这该咋办啊,我媳妇这疼了一宿,就想着能早点看一看,没成想队伍居然这么长。”
他原本觉得来早一些,就可以早些看病,可万万没想到,来以后不但排队的人多,诊所也没开门,为了不得罪大夫,他只得老老实实排队。
不得不感叹,人们想的都一样,都觉得来早一些可以早看上病。
秦长庚与李大关快步走进诊所,里面有股极淡的药味。
那张有些老旧的桌子上,放着几样简单的医疗用具,还有各种中药。
李大关把药箱放下,秦长庚则是坐在桌边,开始为病人们看病。
排在第一个的是个发烧的小孩,难受的一直大哭。
秦长庚摸了摸小孩的额头,又检查了一下孩子的其他各项,这才对李大关说道:“大关,你把一把孩子的脉,我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