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比94,赢下波兰后,中国实质上已经出线。
这是一个计划之中的结果,但还是让全队上下笑容满面。
9月3日是休息日,也是媒体采访日。
陈放不能再拒绝,因为这是央妈的采访,也是既定的采访计划。
于是陈放心念一转,提出了要求,在得到同意后,就在篮管中心贵宾接待楼某房间,联袂姚一起出席了这次访谈。
姚姗姗来迟,他面色疲惫,到了国际大赛的时候,最忙的人,其实是他。
姚、陈放的组合,放在国内已经最强两人了。
不过所有人都没意识到,这个采访居然是中国篮坛惊天变革的起爆点。
主持人是于嘉,负责本次采访的导演是央视5套总制片人姜毅。
陈放和于嘉也是老熟人,见面气氛甚是融洽,和姜毅握手后,陈放忽然道:“你们应该和篮协没有隶属关系吧。”
这话问得姜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接近五十的他保持笑容如实回答道:“是的,我们隶属广电系统,最上头是中宣。”
“那篮协呢?”陈放又问。
“隶属体育总局,虽然篮协在组织形式上是社会团体,但在实际运行中,是接受总局领导和监督。”姚帮忙解释道。
“明白了!”
坐下后,于嘉一侧,陈放和姚坐另外一侧,三人相对而坐。
惯例开场白后,于嘉提出了第一个设定的问题:“打了两场,感觉上,陈放您认为我们还有哪里需要改进的?”
“从比赛过程,我觉得所有人都表现出极佳的竞技状态,个人认为要比联赛里的状态更好。”
“是的,从观感上,中国男篮的团队协作能力很好,现在大家把这个结果,视为您的加入,您是怎么看?”于嘉继续引入。
出人意料,陈放不假思索的点头:“确实如此,我的回归让国家队更加完美强大,大家可以尽情发挥出自身特点。”
于嘉颇为惊讶,但拥有丰富采访经验的他镇定自若,于是切换了个问题:“相比nba的比赛,国际篮联的比赛,您觉得区别在哪里,难度谁更大?”
陈放思索片刻:“fiba的,规则更适合团队,nba是商业联盟,它第一要素是吸引人去看,为开拓它的品牌价值服务,所以规则上,会保护精彩内容。”
“fiba是看重硬实力的碰撞,是纯比赛下的竞技规则。”
“也就说,国际比赛,更艰难是吗?”于嘉问。
“对,无论是外线还是内线,想要得分和防守,都是难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