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他们说好不再见面,谢琰要出院回部队,沈婉清回去做嫁衣,准备做红色布拉吉,结婚穿红色的喜庆。
回到知青点,沈婉清换身旧衣服去赶海,海边有很多村民在捡海鲜。
“沈知青,听说你已经结婚领证,过几天就要去部队随军。”村民们都很关心她。
“是的,但我有空会来村里玩,顺便来赶海抓些海鲜。”沈婉清笑着解释道。
“恭喜啊!”很多婶子都真心的祝福她。
“谢谢大家,过几天请大家吃喜糖。”沈婉清说完,所有的村民都送些海鲜给她。
带来的水桶很快就装满,这个年代的人大部分都很淳朴。
小渔村还是很热闹的,村子附近有不少工厂,有些家属会来买海鲜,还会买干货拿去送人。
总之,沪市海边的小渔村条件都不错,比很多地方的沿海渔村都要强。
渔民们出海捕捞海鲜,趁着新鲜都送去饭店,留下来的也都能卖光,遇到下雨没人买海鲜,就处理干净做成干货。
反正,勤劳的村民们从来都不会浪费,现在养了鸡鸭收入只会更加多。
离开前的两天,沈婉清还教他们养珍珠和海参。
只是,养珍珠的水质要求颇高,村长他们开会进行讨论,还是决定养殖海参简单。
“村长叔,这些是我整理好的养殖方法,其实还能养鲍鱼,龙虾,大虾,蛏子,梭子蟹,石斑鱼,海带,牡蛎和扇贝等。”沈婉清说完,把整理好的笔记交给村长。
“谢谢沈知青,以后有空多回来赶海,受了委屈你就来找叔,小渔村永远都欢迎你。”村长接过笔记背着手离开。
部队里,谢琰已经让人打扫好家属院,分到的小院子还可以种菜,家里有自来水还挺方便的。
新的家具昨天刚送来,擦干净放在指定位置,厨房里收拾的很干净,油盐酱醋和锅碗瓢盆,连刀具都磨的很锋利。
客厅里有新的缝纫机,五斗橱上放着收音机,院子里有女士自行车,还有电风扇和电饭锅,现在只差冰箱洗衣机。
电视机还是算了吧,要是买了家无宁日,所有邻居都会上门,所以谢琰才没有买。
他把院子里的地翻好,撒些菜种很快能发芽,媳妇是资本家小姐,这些事不用她操心。
“谢营长,听说你跟沈同志领证结婚了?”林枫的出现让谢琰有些意外。
“没错,她救了我的命,于是就我们就去领证了。”谢琰面无表情的说道。
“你不喜欢她,为何要娶她?”
“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