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李承乾被李慎教导的并没有那么迂腐,不像其他人保留着封建思想。
有李慎的言传身教,李承乾的思想也跟着与时俱进,很多事情都会跳出来站在旁胱者的角度来看待。
而这也让他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虽然李慎从未教过李承乾为君之道,他也不会什么为君之道,但后世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教训还是很多地方可取的。
这种现代化思想是古代不可代替的。
“太子言之有理,这些商贾若是能够加以引导,的确会被朝廷所用。
不过也要注意分寸,若是太过提倡,百姓纷纷效仿,对于朝廷管理而言就增加了难度。
而且百姓若是都从商,无人耕种,很容易引起粮食不足。”
长孙无忌说了几句中肯的话,其实他心里也对商贾比较鄙视,别看他家也经商,
但他可是贵族,是宰相。
在这个没有尚书令的时期,他身为左仆射就相当于百官之首。
实际要比马周的中书令和于志宁的门下侍中还要大那么一点点。
他从来没有把自己经商当做是商贾之事,而是一种增加家族实力的手段而已。
“太子殿下,赵国公所言不错,商贾之道还需控制一些,不然百姓纷纷效仿起来,对于朝廷很不利。”
这一点上,马周也非常的赞同长孙无忌的话。
就连一旁的于志宁也跟着点头。
看到三人担忧,李承乾笑着开口道:
“诸位爱卿放心,本宫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农乃国之根本,不可荒废,
所以本宫才一直没有同意纪王想要提升商贾地位的建议。
如今我大唐地大物博,人口稀少,还有数之不尽的良田可以开垦。
而纪王曾预言过,因为粮食的充足,大唐的人口会在十年内引来一次大爆发式的增长。
很有可能在百年时间大唐的人口会翻数倍。
纪王说,总有一天,天下会出现人多地少的时候,那时就要大肆鼓励经商,兴建作坊。
让一部人作为工匠或者是作为商人,来减轻土地不足的情况。”
李慎说的就是后期朝廷由盛转衰的情况,人口增加,土地兼并严重,最后老百姓生活不下去开始起义。
不管怎么说,李慎现在的身份是皇室子孙,他希望唐朝可以更加久远一些。
老百姓的日子更加好一些。
三人听到李承乾的话,沉思片刻。
他们没有想到纪王小小年纪居然如此深谋远虑,都在考虑百年之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