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了其父礼贤下士的优良作风呀…
萧和忙是跃下马车,上前拱手一笑:
“殿下言重了,是臣让殿下久等,还请殿下恕罪才是。”
二人寒暄客套几句,刘禅便请得萧和入了东宫。
一路走来,萧和很快发现了不同寻常。
首先这东宫之中不见了宦官。
一路所见,除了侍卫之外,就只剩下宫女,竟无一名宦官。
其次,侍卫也好,宫女也罢,见得太子理当行跪拜之礼。
可东宫这些侍卫宫女,见了刘禅莫说行跪礼,甚至连躬身都没有,只是最简单的点头致意。
刘禅也相当的“亲民”,并未将他们视而不见,也皆微微点头回应。
“大司马可是有话想问我,但说无妨。”
刘禅目光敏锐,谈笑之际已窥出萧和眼神中的好奇,便主动问道。
萧和却不明言,只淡淡一笑:
“太子殿下明慧英睿,不用臣说,应该也猜得出臣在好奇些什么吧。”
刘禅突然放慢脚步,回望了萧和一眼。
显然在此之前,诸葛亮或是其他大臣,也对他府中这些变化产生过疑问。
只是那些人都憋不住好奇心,主动向他询问。
萧和却与众人不同,似乎很轻松就克制住了好奇心,将主动权握在了手中。
“大司马不愧是世外仙人,果然与凡人不同…”
刘禅啧啧赞叹,尔后手一指左右侍卫宫人:
“宦官皆是出身微寒的贫苦百姓,卖身为奴已经够悲惨,却还要经受宫刑,挨上一刀,实在是可怜。”
“我因于心不忍,才赐给他们钱帛将他们遣散回乡,又下令东宫之中从此不再用宦官侍奉。”
萧和恍然明悟,这才明白为何在东宫中看不到宦官。
原来是这位太子殿下,对宦官动了怜悯之心,于这东宫之中禁用了宦官。
这个理由,着实是出乎萧和的意料之外。
古往今来,心怀仁慈的天潢贵胄不少,似刘禅这等悲天悯人到禁用宦官的太子,着实是凤毛麟角。
难不成这位太子,继承了老刘的仁义之风,且还青出于蓝?
要真是这样,萧和对这位太子,还真就有几分肃然起敬了。
“至于我宫中侍卫婢女,对我皆不行跪拜之礼,也都是我的交待。”
“我以为,人无贵贱之分,我这个太子与他们没什么区别,只是我比他们运气好,生在了帝王家而已。”
“既无贵贱之分,他们又何需跪我?”
刘禅洋洋洒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