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产工业填充,然后再协调一部分优秀职工到轧钢岗位上参与工作的。
这样轧钢厂不仅仅能实现全岗位三班倒,还能加深自有人事变革的空间,提供更多的人才培养时间。
新轧钢厂成立以后,是需要大量有文化、有技能、有思想的年轻工人的,这些人都要从职业技术学院中培养。
但培养和教育是需要时间的,现在有这些“临时工”帮忙打工,那自然就给了轧钢厂充足的时间来准备。
而且还不用扩招人员来满足现有的生产计划,因为未来的新轧钢厂拥有新式设备和工艺,需要的工人数量要减少很多。
再加上搬迁时不愿意跟着工厂走的,会有一大批人出现在红星厂的人事花名册上亟待解决安置问题。
这些人拥有丰富的工作技能,良好的品质,以及优秀的思想态度。
但是,新时期,新要求,红星厂对未来的规划是大集团,专业厂。
无论是造船厂、炼钢厂、轧钢厂,还是后勤服务功能单位,均要实现专业化调整。
到时候一定会出现人员缩编的情况,也会出现干部大调整的格局。
所以现在的情况是,李学武给李怀德出了个馊吧主意,把困难和未来要持续产生问题的主体以支持新厂建设的名义转嫁给市里。
这些不愿意走的,或者轧钢厂用不到的工人可以欢欢喜喜地去市里新轧钢厂上班了,反正工资都一样。
至于说待遇,红星厂完全可以把市里轧钢厂纳入到联合贸易中来嘛。
到时候市里的轧钢厂有钱就能买,买了就能发,发了工人就有干劲,就有凝聚力。
至于说后面出现什么问题,或者因为时代变迁而产生了政策上的变化,那自然是归市里来管理的。
刘向前想到的就是这一点,他不知道轧钢厂在布置什么,但他知道钢城轧钢厂要用专业技术人才。
对于未来的时代变化,他要是懂了,绝对要掐死李学武的。
不过就看着目前这种状况来说,市里不算亏,轧钢厂开工资养活这些人,总比他们养活着强。
再说了,能在轧钢厂工作的工人,到了新的轧钢厂自然没道理不会干活了,也是能完成生产计划的。
说不定市里在城区外找到面积大的,条件合适的地块再打造一座比红星厂还阔气的轧钢厂呢。
到时候这几万人又不用市里养活,何乐而不为呢。
人都有个占小便宜的心理,总觉得自己在合作中是吃亏了的。
所以这会儿刘向前吃完了瓜,要求道:“我提两点要求,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