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更书站

繁体版 简体版
六更书站 >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 第9章 肥猪满圈

第9章 肥猪满圈(6 / 12)

况,谁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干事业,每一次出海都是一锤子买卖。

大吉大利,今晚吃鸡,船翻货丢,全村吃席,就是这样。

以前董文学在钢城管工业,还是担心集团在其他工业领域的基础薄弱,外贸工作对象相对单一,合作较为困难。

但从今年开始,情况有所转变。

首先从集团层面讲,津门滨海俱乐部的建设,港城安德鲁买家俱乐部的组建,这是架起了一座对外贸易的桥梁。

其次从政策方面讲,从集团的角度往上看,很明确能接受到大力发展经济的信号,就差有独立且明确的文件落实了。

就连老李都读懂了最近的一些列文件,开始着重布局集团的经济发展。

你要问老李看懂什么了,其实他也没怎么看文件内容,他只看文件签名了。

要说签名有啥好看的,这里又没有什么内容,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用老李的话来说,这签名就等于风向标,风向标指向哪里,他就冲向哪里。

谁复出了,谁主持工作了,谁发表讲话了,谁制定新政策了,这都是内容。

不是李学武要推翻和否定董文学在钢城的管理政策,而是要做出调整。

贸易和合作本身就是拉扯的过程,这才是李学武所理解的良性发展。

只不过从毕毓鼎以及电子厂班子成员的脸上看到的是意外和不解。

或许他们认为李学武的话太过于大胆,对贸易工作的指导太过于激进。

可在李学武看来,如何把一群绵羊带成狮子才是一种考验。

他在钢城只有三年时间,对于电子厂,对于集团来说又何尝不是。

七二年发生了什么事别人不知道,李学武还能不知道,没有竞争力,再没有国际贸易前瞻视角,得吃多少亏。

他在电子厂一转就是一天,跟在轧钢厂、汽车制造厂以及飞机制造厂一样。

这一整天他不是无所事事地闲逛,而是要看,要问,要说,要记,是真调研,不是假糊弄。

从最近他这一系列举动看,辽东工业的工人反应最为热切和直接。活着能动的集团领导还是很少见的,有些人一年也见不着一次,这一次倒是见了个够。

车间里、食堂里、宿舍里以及仓库里,很多工人都在讨论这位集团领导。

面相凶狠,年龄很轻,讲话直接,无论是提问还是谈话,都很有礼貌。

与大家印象中的集团领导有较大出入,至少不是一个工人再说这位秘书长说话带啷当,但并不让人生厌,反而亲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