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彭博社》都已确认接收,会在明天八点半之前将消息放出去!”
哈尔斯有些懵逼。
原本他都已经做好黯淡收场的准备了。
但现在看来,自己这方显然还有杀招。
“等等,什么报告?我们还有什么底牌?”
马克笑道:“耐心点,我亲爱的朋友!”
他走向酒柜,取出一瓶82年的拉菲:“现在你需要做的,就是好好睡一觉,当然——”
他熟练地开瓶,深红色的酒液注入水晶杯:“如果你兴奋得睡不着,不妨来杯红酒,要知道,最好的猎人,永远知道什么时候该养精蓄锐!”
哈尔斯不明所以,但看到马克从容不迫的样子,还是安心不少。
当纽约的晨雾还未散尽,一场精心策划的舆论闪电战已经打响。
《华尔街日报》头版那行猩红标题犹如一记重拳:《蓬莱影业的阿喀琉斯之踵:过度依赖许参》。
标题下方,巧妙地采用了许参站在聚光灯中央,而蓬莱高管团队模糊在背景中的新闻照片。
《金融时报》以学术般的冷静口吻抛出灵魂拷问:《个人英雄主义能否支撑千亿市值?》。
文章中更是犀利地指出:“在近五年蓬莱影业创造的千亿票房中,许参个人参与作品占比高达89%,这种将千亿市值系于一人之身的商业模式,堪比把整座金库的钥匙交给一个魔术师!”
文中那个89%的数据被加粗标红,像一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彭博社》则用诊断报告式的标题直击要害:《单极风险:蓬莱影业的“许参依赖症”》。
配图将蓬莱影业的组织架构图扭曲成以许参为中心的太阳系模型。
路透社的动态图表堪称视觉暴力。
当用户滑动页面,代表许参作品的黄金柱状图骤然升起,其他人的灰色数据条瞬间被挤压成地板上的一道阴影。
数据旁白刺目地标注着:“没有许参的蓬莱影业,就像是没有头狼的狼群!”
有些媒体更是调侃道:“只需一场车祸,蓬莱影业的市盈率就会被打回原形!”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洪流更显狰狞。
其中,#许参依赖症#话题下,某西方知名制片人的爆料被疯狂转发:“听说蓬莱影业的保险部门每年要为许参购买高达2亿的意外险,这本身就是最好的风险警示!”
这波打击可谓是稳准狠。
当哈尔斯浏览着铺天盖地的报道时,他的表情从震惊迅速转为狂喜。
“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