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更书站

繁体版 简体版
六更书站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859章 海洋时代和倭人军户

第859章 海洋时代和倭人军户(3 / 6)

明各省要尽量临海,拥有出海口贸易。”

“实在离得远的,也需要通过运河、铁路、公路,和海边港口连接。”

“今后会设置更多的巡阅使,负责入海事宜、协调区域发展。确保各地商品,都能远销海外。”

这是经济和商业政策的总方针,让大明拥抱海洋时代。

群臣有些还感到茫然,有些则明白海商豪富,海洋非常重要。

前任两广总督、现在担任工部尚书的商周祚道:

“陛下所言甚是。”

“臣在广州之时,便察觉富裕的府县大多临海。”

“今后需要让更多府县能通往海港,通过海洋贸易。”

“否则单靠陆运,岭南的物产很难运到北京来。”

朱由检点头赞许,说道:

“正是如此!”

“即使不和海外贸易,也可以沟通南北。”

“以现在的航海技术,海运的风险已经没那么大,完全能够接受。”

“今后岭南的物产,可以通过海运更便利地运过来。”

“朕希望将来有一天,岭南的荔枝能通过海运、在变质前运到北京来。”

这个期许,让群臣都笑了起来。

他们都知道以当今皇帝的仁善,是不会要求岭南进贡荔枝的。

如今这番话,不过是对海运的期许。

将来船只越来越快后,确实有可能把荔枝运到北边来。

说了一番玩笑话,朱由检又向群臣、尤其是袁可立道:

“袁卿执掌枢密院,对海洋务必更重视。”

“大明相比建虏的优势在哪里,就是海军更强大。”

“无论东江还是安东,都是基于此。”

“今后要追求能通海洋的地方,都能被大明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攻占。”

“敌人陆战再勇猛,只要赢不了海军,就要面临大明的进攻。”

“此所谓‘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群臣听着皇帝的畅想,一时神往无比。

他们开始认识到,相比陆军来说,海军在进攻上更方便。

只要掌控海洋,就能掌握主动权。

袁可立想着辽东这几年的局面,也有些明白了皇帝的想法。

原来皇帝让山海关、长城坚守,就是想通过海上破敌。

如果不是裁军之事让关宁军上下沸腾,估计皇帝还不愿关宁军出战。

但在总体战略上,皇帝对边关还是以稳守为主,把靠海的辽南、东江、安东,视作进攻力量。

——

这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