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夷之辨,在京城主要是学术讨论。
但在海外塞外,却是各种政策的指导方针。
身为安东总督的洪承畴,比其他人更快地认识到朝廷的政策转变。
先前朝廷对邻国的拉拢,已经被侵吞控制所取代:
『汉秉威信,总率万国,日月所照,皆为臣妾。』
『陛下这是要重建天朝啊!』
已经从冒辟疆那里得知京城的争论,洪承畴知道皇帝提出的天朝是什么概念。
那是四海之内,无不臣服,日月所照,皆为臣妾。
所以先前的一些做法,已经不合时宜了。
皇帝派冒辟疆等人前来朝鲜,名义上是帮助朝鲜成为脱夷入华、成为半华之国。
实际却是在加强对朝鲜的控制,为修订条约、或者说签订更多的条约做准备。
朝鲜作为内属外藩尚且需要如此,只和大明签订外藩条约的日本,那就更需要加强控制了。
洪承畴认为,大明和日本必然还有战争,这也可能是他成为公侯的机缘。
在准备辽东战事的同时,他已经开始为另一场战争做准备,图谋灭国功绩。
这需要很多人的支持,洪承畴询问刘兴祚:
“宁远伯那里怎么样了?”
“他对今年的战事怎么说?”
刘兴祚道:
“宁远伯早就准备好了,甚至目标更大些。”
“他想清扫阿速江、松花江、黑龙江一带,招募女真人当兵。”
洪承畴微微点头,赞许道:
“有雄心是好事,这位宁远伯可用!”
“不过清扫三江诸部的事情不用急,等这一战结束后再说。”
“若是战事顺利,建虏以后再也顾不到辽河以北。”
“咱们这支兵马到底是偏师,真正打成什么样,还要看关宁军主力。”
神色玩味地看向西南,那里正是山海关一带。
作为偏师主帅,洪承畴没打算和孙承宗争功。但是如果孙承宗撑不起来,他也不介意成为辽东各军的主帅。
毕竟征服日本,哪有消灭建虏功劳大?
皇帝可是称建虏为后金,视作金国、高句丽。
怀着这个想法,洪承畴对辽东之战虽然很支持,却又不过份热心。
他只打算完成朝廷交代的任务,牵制建虏的一到两个旗。
开春之后,东江、慈江、镜城的军队陆续出发,袭扰建虏后方。
——
这种反常的活跃,让建虏嗅到了危险。
自从黄台吉抛下在漠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