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作为枢密院的创建者自然明白。
他郑重接过尚方剑,立誓道:
“臣必恪尽职守,打赢辽东战事。”
然后看着韩爌,下令道:
“韩学士,开战不可无名。”
“请韩学士会同l理藩院、翰林院,拟定讨虏檄文。”
给了韩爌一个露脸的机会,并确实首辅在战时要配合自己。
韩爌略一犹豫,便在李凤翔冷肃的目光下,接令道:
“袁枢密放心,韩某必依据华夷之辨和辽东血债,拟定讨虏檄文。”
袁可立点头认可,知道韩爌已经服从,不再继续逼迫。
他转向韩爌在财经委的副手、户部尚书毕自严,要求道:
“户部在战时必须配合后勤部,准备足够的军费和物资。”
“若有临时需要,还要增加军费。”
大明的财政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毕自严能勉强实现收支平衡,已经竭尽全力。
户部根本没有余钱支撑战争,就连这次辽东战事,都是皇帝逼着山西商人出钱。
听到袁可立这个要求,毕自严顿时叫苦道:
“户部的钱随用随支,根本没有余钱。”
“尤其是现在正处于青黄不接之时,去哪里筹集军费和物资?”
袁可立态度强硬道:
“哪里筹集本官不管,但是前线的物资不能缺。”
“还有,山西商人能出钱,其他地方的商人就不出吗?”
“以辽东土地券为抵押,发行战争债券。”
“筹到钱是你的功劳,筹不到钱就是你的责任。”
按皇帝的提点给出一个办法,袁可立逼着毕自严立下军令状。
然后又盯着司农寺卿翟凤翀,要求他检查仓库,解决粮草问题。
这些事都是后勤部负责,户部和司农寺只需要划拨钱财和物资,后勤部调集运输部队,把它们发到前线去。
同样的还有装备部,需要联合工部、少府寺、内府监生产武器,通过后勤部运到前线去。
他们的任务同样很重,因为火器化的军队,非常依赖后勤。
以前大明的武器只是由装备集团和兵器集团生产,现在进入战时状态,袁可立要求朝廷掌握的工厂都要生产武器。并且要动员民间工厂,生产一些零件和军需品。
各种装备标准,都被全行业推广开。所有大明工厂,都要有生产军需品的能力。
都察院被要求严格监察,如果出现问题,还要追究监察御史的责任。
刑部、大理院、卫尉寺同样被安排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