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下,说道:
“从辽河口到牛庄大约一百五十里,二十里左右一个堡,算上牛庄还需要筑八个堡垒。”
“每个堡驻守三千人,就需要二万四千兵力。”
“关宁军是不是不够?我们海军、还有东宁军,可以多派些人来。”
孙承宗对此不置可否,尤世禄明确拒绝道:
“暂时不用。”
“去除一万前锋后,关宁军仍有四万人。”
“还有朝廷派来的鹰扬军四千人、以及京营的一万人。”
“抽调两万多人绰绰有余,不需要另外增兵。”
显然不打算让海军和东宁军派兵,争夺立功机会——
现在的关宁军,一个个都觉得牛庄之败是耻辱,想要报仇雪恨。
如果靠海军和东宁军才能报仇,他们以后如何抬得起头来?
所以尤世禄毫不犹豫拒绝,认为凭手中的五万多士兵,已经能牵制建虏主力。
反而是士兵太多的话,他根本指挥不过来。现在分出兵马,就是在降低指挥压力。
侯世禄率二万四千兵马离开后,尤世禄麾下就只有精锐兵马三万人。
这三万人是精锐中的精锐,每一个都是优中选优,拥有和建虏野战的勇气。
尤其是朝廷派来的一万四千士兵,都是新式军队,装备有最新式的火器。
凭借他们,尤世禄仍有信心和建虏决战。如果建虏敢来,他就敢依靠营寨和建虏主力硬拼。
——
方略呈交枢密院,战时委员会的成员,对此议论纷纷。
这个方略看似极为稳重,但是却有点太稳了。
按照这个速度,大明军队何时能推进到沈阳,把建虏从辽东赶出去?
参谋部长杨嗣昌道:
“辽东众将在牛庄之败后,有些太小心了。”
“按这个方略推进到沈阳,需要修将近三十个堡垒。”
“消耗多少钱粮且不说,驻守堡垒的士兵就需要七万人。”
“大明调不出这么多军队,供他们驻守堡垒。”
后勤部长闵梦得更是反对,大声道:
“这个方略根本就是胡闹,朝廷哪有那么多钱粮供他们筑堡垒。”
“孙承宗他们是技穷了,就知道修筑堡垒。”
其他成员同样各有意见,有的认同有的反对。
袁可立心中倒是愿意相信孙承宗,但是参谋部和后勤部两个大部的首脑反对,还是让他不敢直接定下来。
只能提请圣裁,请求皇帝决断。
朱由检看着辽东众将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