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更书站

繁体版 简体版
六更书站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891章 一次性军队和工业化军队

第891章 一次性军队和工业化军队(3 / 4)

治理得更好、谁能动员更多的士兵、谁可以生产更多的武器,谁就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从这来说,大明对建虏的胜利是理所当然的。真鞑子不过十万的建虏,根本没有和大明拼下去的实力。

这是战略上的胜利,杨嗣昌等臣子再一次认识到什么是庙算。

——

在讲解这些之后,朱由检又问群臣道:

“主力会战是有目的的,你们说这一战的目的是什么?”

群臣七嘴八舌,有的说“收复海州”,有的说“打败建虏”,杨嗣昌思考之后回答道:

“消灭鞑子!”

“把建虏的真鞑子尽可能地消灭!”

朱由检哈哈大笑,满意地看着杨嗣昌道:

“杨卿能认识到这个,已经是合格的总参谋长了。”

“这一战的目的,就是杀鞑子。”

“只要新军和建虏的伤亡比达到一换一,甚至是二换一,对大明都能称为胜利。”

“建虏最大的弱点就是真鞑子数量不足,大明则有着千倍于其的人力。”

“只要能对建虏造成杀伤,迟早都能取得胜利。”

“其他的收复海州、稳固辽南,都是细枝末节,不是这次主力会战的目的。”

“记住,主力会战要以这个目的全力争胜,决不允许轻易放弃。”

命杨嗣昌把这些话语整理,发到辽东前线,让前委成员参阅。

——

牛庄,准备和建虏决战的孙承宗看着这些,犹如醍醐灌顶。明白了皇帝为何冒着哗变的风险,都要把关宁军整编成新军。

以旧的眼光来看,关宁军无疑是一支精锐。先前大明能和建虏抗衡的,有且仅有关宁军。

但是对朝廷来说,关宁军却已经落伍。这支打完了就很难补充的军队,无疑是皇帝说的一次性军队。

在新军展现出战力的情况下,每年花六百万辽饷养着一支一次性军队,毫无疑问是傻子行为。

所以,在关宁军拒绝整编后,朝廷很快批准了他提出的辽东之战——

宁愿关宁军在战场上拼光,都不愿继续养下去。

现在,关宁军经过几个月的小规模战斗后,战力已经提升到一个极限。

再这样打下去也很难提升,反而会消耗巨量的资源。

或许孙承宗可以拖着不打,让关宁军一直在前线显示存在。但是那只会让朝廷怀疑他拥兵自重,怀疑他的忠心。

一旦辽南镇新军取胜,朝廷会坚定裁撤关宁军的决心。

或许他可以坐视辽南镇战败,让朝廷在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