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金——
却是萨哈廉想到了大宁之战的惨烈,不想再让部下去送死。
大明的骑兵冲了一阵,结果冲了个寂寞,欲要趁势掩杀,却同样听到鸣金收兵的号令。
无奈,曹变蛟和马科只能率兵回返,有些不甘心地说道:
“大帅,为何鸣金收兵?”
“说不定我们冲锋一阵,就能杀进城里。”
杨嘉谟对是否打下海州并无十分欲望,他追求的是杀虏功绩。
不过此时不便明说,他向曹变蛟道:
“建虏戒备森严,不知其守城的能力有几分。”
“用骑兵攻城太过冒险,先让步卒再试一试。”
转向杨御蕃道:
“你在朝鲜守城立功,这次敢不敢攻城,试试建虏的防御?”
杨御蕃大声说敢,当即率领一众参谋,制定攻城方案。
他麾下的第四旅,是完全按新军组建的。不但有专业的参谋人员,还有炮兵、工兵等兵种。
很快,这些参谋就提出了一项战术,那就是坑道掘进——
这是参谋部总结的战术之一,并且建议每支火器化军队,都要学会土木作业。
杨御蕃观察地形,确定实施这个方案:
“调工兵队上来,挖掘地道推进。”
“走地下通道,留出射击孔射击。”
很快,各个支援保障队的工兵,就开始带着铁锹上来。他们熟练地挖掘地道,向着城墙推进。
城墙上的萨哈廉,自然能看到这一点。他急忙命人准备听瓮,听地下的动静。
同时也命人挖掘地道,准备在地道挖过来时,连通放烟、灌水。
不过这次大明军队挖掘的地道,并不是为了攻到城内。而是在距离城墙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就开始横向扩展。
因为挖出的土石难以运到后面,横向的坑道是开放的,更应该称为壕沟。土石直接堆在前方,用于防备箭矢。
每隔一段距离,还会挖一个防炮洞,供士兵在里面躲避,防备建虏炮击。
这么完备的工事,自然为了降低伤亡考虑——
对现在的明军将领来说,战损比也是统计的项目之一。
如果伤亡超过敌人,很可能会被质疑功绩。
就算是面对建虏,朝廷要求的最高也就二换一。
杨御蕃可不想被人诟病不恤士卒,所以他让工兵挖掘最完善的坑道,不用担心费时间。
这种按照防备明军火力打造的坑道,对于火炮很少、而且精度很差的建虏来说,根本毫无办法应对。就算他们的炮弹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