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以为,应严查前线弹药消耗。”
“防止有人私藏,甚至倒卖出去。”
对此非常警惕,朱由检道:
“只要战事需要,无论消耗多少子弹都没关系。”
“但是如果有人中饱私囊,私自储存甚至倒卖弹药,必须严惩不贷。”
“今后,对弹药要实行更严格的管理,兵部、后勤部、装备部、监军总署、锦衣卫,都有监察的权力。”
“但凡有一点差错,都要追查到底。”
控弹不控铳,是朱由检一贯的策略。
对他来说,人们都拥有火铳也没什么,反正没有子弹就是烧火棍。
他对持械证放得很松,只要有公士以上身份,都能申请持械。
但是对子弹却抓得非常紧,生产底火的地方,现在还在严格保密。
这也是限制子弹产量的环节,毕懋康道:
“自从进入战时状态后,多有勋贵和商人申请装备生产许可证,装备部批准了不少,并且下发定单。”
“如今手铳弹和骑铳弹的生产任务,大多交给了这些工厂。”
“生产弹药的能力这些工厂其实足够,受到限制的是底火。”
“只靠涿鹿兵工厂生产底火,实在有些太慢。”
底火的生产是很麻烦的事情,尤其是它的技术放在此时的大明有些超前。
特别是雷汞的性质很不稳定,稍有不慎就会爆炸。上个月的一次事故,就导致多家弹药厂停产。
再加上雷汞的用途非常广泛,除了子弹之外,炮弹、手榴弹、地雷都需要它。
这导致涿鹿兵工厂虽然不断扩大,却始终跟不上需要。
一些勋贵和商人向装备部提出,他们也可以负责底火生产。
不过朱由检是不可能在此时放开的,甚至都不想放在不受掌控的地方生产,他毫不犹豫地道:
“涿鹿兵工厂不够,那就继续扩建。”
“现在制约的因素是什么,都有哪些困难?”
毕懋康道:
“一是技术不够,生产的底火有很多不合格。”
“二是工匠不足,他们加班加点,能力已发挥到极限。”
“上个月就有一位工匠忙中出错,发生一场大事故,导致涿鹿兵工厂停产数天。”
这两个问题都不好解决,技术问题朱由检是没办法的,工匠更不可能凭空变出来。
他在思考之后说道:
“涿鹿兵工厂正在扩建,可以从其他地方调人。”
“让张溥从通州兵工厂招工,招收可靠人员去涿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