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陕西巡抚沈自彰,他在陕西做的也是兴修水利、抗旱救灾,同样不适合调动。
保定巡抚卢象升,则让朱由检犹豫起来:
“卢象升担任移民大臣应该能胜任,但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他麾下的天雄军,可是守卫长城的后备兵力。”
“在建虏失去威胁前,这个人暂时不宜动。”
否定了对卢象升的调动,朱由检最终问道:
“朱童蒙现在怎么样?”
“他在延绥的风评如何?”
郑士毅斟酌再三,最终实话实话,回道:
“朱护军安稳延绥做得不错,延绥的盗匪都逃去了山西。”
“但是因为这点,他受到山西官民诟病。”
“还有就是延绥州县转为军民卫的事情,朱护军太过强硬,引来很多非议。”
延绥都护府是最早军管的地方之一,没有前例可循。
朱童蒙当时刚被朱由检保住,为了获得获得皇帝赏识,在推行政策上不遗余力。
也因为此,他的强行军管得罪了很多大户,后来的强制移民,更是得罪了世官。
这几年他经常遭到弹劾,若非朱由检着力维护,他早就已经干不下去。
也因为此,郑士毅方才一直没提到朱童蒙,不认为他是一个有仁心的人。
不过朱由检却始终记得朱童蒙维护熊廷弼的理由:数十万生灵皆廷弼一人所留。
有这个认识的人,只要不性情大变,至少称得上有底线。
移民事务最重要的是这个底线,不能漠视生民死去。
他问郑士毅道:
“朱童蒙在延绥可曾胡乱杀人?”
“有什么残暴的作为吗?”
郑士毅想了一下,回道:
“胡乱杀人是没有。”
“但是鞭打百姓、杖杀犯人的事情是有的。”
“他在改制的时候,不免急切了些。”
这个评价,让朱由检皱了皱眉,知道是朱童蒙的缺陷。
这个人重视百姓性命是有的,但是要说多看重,却也不大好说。
对他来说最重要的始终是官位,如果有人不听话,他不介意杀人。
最终,朱由检琢磨之后,感觉朱童蒙不让延绥出现大乱是有能力的,决定道:
“移民大臣先让朱童蒙署理,看他能否胜任。”
“前年备陈灾变的是谁来着,让他去辅佐朱童蒙。”
郑士毅恰好记得这个人,急忙道:
“是马懋才,他是天启五年进士,现任行人司行人,散官从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