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子瞅着也没猫腻啊……”
正说着,就见几个耍马戏的牵着猴儿上了台。
那几只猴都精瘦,毛光溜水的,脖子上套着红布圈,被人一引,竟自己扒着台边的栏杆蹦了上去。
先是有个小猴,驯猴人递了顶小毡帽过去,它爪子一接,竟学着人的样子往头上扣,扣歪了还自己用爪子扒拉正,逗得台下孩子“咯咯”笑。
台边的小贵女们都往前凑,有的还从兜里摸出糖块,想往台上扔,被奶娘轻轻拦了。
坐在上头的太后,只瞥了一眼就转了头,跟身边的嬷嬷低声道:“这些猴儿闹哄哄的,原是上不了台面的玩意儿,这有什么意思?”
苏妲己“噗呲”笑出声来:
“可不是吗?这白晚晚到底是乡下出来的。
以为驯几只猴子就是马戏了,真是可笑,咱们又不是没看过这种。”
白晚晚懒得搭理他们,就看到驯猴人搬了两根竹竿上台,竹竿两头架好,中间牵了根细钢丝。
谁知道那老猴瞅着钢丝,一点不怵。
驯猴人在它耳边嘀咕了两句,又给它爪子上抹了点东西,它就扒着竹竿往上爬,三两下就到了钢丝边。
跟着它把前爪搭在钢丝上,后爪一使劲,竟真站上去了。
开始还小步挪,后来越走越稳,俩爪子时不时往两边伸着,跟人走平衡似的。
钢丝晃了晃,它身子也跟着晃了晃,可就是没掉下来,从这头稳稳走到那头,还回头冲台下龇牙咧嘴笑了笑。
台下一下子没了声,刚才还吵着要糖的小孩都张着嘴,眼睛瞪得溜圆。
连刚才说“上不了台面“的太后身边,嬷嬷都忍不住探头多看了两眼。
谁也没料到,这么个毛猴儿,走钢丝比人还稳当,真是瞅傻了。
刚暗下去的台忽然亮了,众人正伸长脖子瞧,就见好些穿白纱裙的姑娘,竟从半空中慢慢往下飘,裙摆被风一吹轻轻晃,看着跟真仙女似的。
台下瞬间没了声,连小孩都不吵了,一个个张着嘴瞪着眼。
有人悄悄拽旁边人的袖子:“这咋回事?人咋能飘着呢?”
“是啊,也没见吊啥东西,咋就从空中飞下来了?”大伙儿都直犯愣,眼睛一眨不眨盯着台上,就怕漏了啥门道。
正瞧着,就见一个穿水红裙的姑娘飘在最前头,她脚轻轻一点,接着水袖一扬,朝着台下微微欠身。
“这……这是真飞啊?”前排有位官老爷惊得直捋胡须。
“没瞧见绳儿啊!”旁边的夫人也急了,扒着栏杆往前凑,瞪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