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更书站

繁体版 简体版
六更书站 > 穿越到大梁国从落水开始 > 第1023章 只有一个原因?

第1023章 只有一个原因?(2 / 3)

弟!周半夏扶额而笑,“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在县学已经没有让你进步的空间?”

“这要怎么说呢,温故知新何尝不是一种进步,只是那边复习的进度慢了些,对我来说进步空间不大。

县学夫子是很不错,他们也很乐意给我开小灶,但人数在那摆着,我总不好经常占用同窗请教夫子时间。

再则像程谦他们找我请教什么问题,还好;有的同窗不开窍的,边上都听懂了,我说了三遍还理解不了。

骂又不好骂,人家不懂才找你请教,谁还不是寒窗苦读出来的秀才公,你能说人家脑子有问题?

咋整,只能尽量躲着对方,免得又被缠住。问题是,这种时而一下子不开窍的同窗还占了大多数。

不是你男人我自大,我也就几乎不住在县学,真要听你们的住那,晚上找上门请教的同窗只会更多。

尤其在这个节骨眼上,个个拼老命备战秋闱,有一起温故知新,效果也不会太好,我更适合清静复习。

当然,清静复习不是闭门造车,能和水平差不多的学子在一起交流探讨问题还是很不错的……”

懂了!

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还是不想给不了你多大进步空间的同窗在这节骨眼上占用你的宝贵时间啊。

“……不是你男人自私,平日里没什么,大家在一起相互学习,学习到的不定只限于书本知识。

再怎么说,县学里那些学子,即便是附生,院试成绩在两百名以外,也是秀才,还是有点能耐的。

像有的附生诗就写的很好,虽达不到经典绝唱那种层次,却也足以令人惊艳,这就是人家的优异点。”

瞧把你羡慕的!

周半夏忍笑接过话,“对方有此优异点应该还是和身处的环境有关,熟能生巧,听多了,写多了,自然有进步。

不是有句话叫‘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先不说诗,就说飞花令吧,是不是没有诗词基础的根本玩不转它?

可五六七岁小姑娘能接上一两句的比比皆是,并不是这些小姑娘已经系统学习过诗词格律知识。

是环境,是自幼起听多了祖母母亲等人行飞花令,她们自然而然的熟记了几句,是不是显得非常聪慧?”

若是仅此熟记几句接上的话,纯属孩子学舌而已,说非常聪慧有些夸大,只能说机灵,却不得不说,这人和人,“起步线不一样。”

“对头!”周半夏竖起大拇指,“就是这个意思,你又输给人家什么了,不过是只要给你时间便可超越的问题罢了。

你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