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三十。
过年了。
大汉邸报上,各家学派儒生吵了快小半年的笔头仗,也在今天被迫偃旗息鼓。
不偃旗息鼓也没用,因为大汉邸报过年休刊了,民间士民也都欢度新年去了,没人听他们吵架讲学。
吵架讲学,顾名思义就是吵架的时候,顺便宣扬自己的学派思想。
原本这些来到荆州参与辩会的各地儒生,确实是真来参与辩论,试图劝服汉王应该遵守传统的三纲五常,废止缠足他们可以容忍,但是女子就应该在家相夫教子,这是伦理纲常的铁律。
可随着邓显鹤的强势开团,虽然一开始让他变成众矢之的,但随着这家伙被汉王指名招去礼部,本来同仇敌忾的儒生们瞬间就变味了。
再怎么大儒名士,骨子里想到的也还是迎合君王。
都是为了做官,这不可耻。
学成功与名,货与帝王家。
亘古不变的铁律!
虽然聂宇没有明确透露自己欣赏邓显鹤,可邓显鹤自从发表了那几篇文章后,在荆州仕林就已经出了名。
任何的风吹草动,都瞒不过这些儒生们的眼睛。
在他们看来,汉王肯定已经看过了邓显鹤的文章,可对于如此离经叛道、非议儒家经典的乱文,汉王非但没有怪罪,反而还把人招去了礼部。
具体招去礼部干嘛,没人知道,可架不住儒生们多想啊!
莫非……
汉王喜欢离经叛道,那要是如此的话,他们也不是不能非议儒家经典。只要汉王喜爱,他们也能离经叛道,把儒家经典、程朱理学都喷成污秽糟粗。
读书读的越多,往往越现实。尤其是处在封建王朝,基本上皇帝君王一言,就可定下儒家百年兴衰走向。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皇权对学派思想的第一次强势干涉,成功让儒家成了当世显学,传承两千多年。
就这,西汉的儒家都被汉武帝用皇权改造成了大汉需要的形状,跟孔子当初留下的儒学已经基本上没什么关系。
硬要说的话,后世的儒家学派跟孔子的关系,差不多相当于继父和继子,除了同一个姓,没有半毛钱关系。
辩会儒生经过邓显鹤的开团,迅速分裂成数个学派,最初关于女子是否应该在家相夫教子,遵从三纲五常的辩题早已经不重要。
现在他们辩论争夺的是对儒家经典的解释权,过去他们只敢循规蹈矩。因为都被伪清的文字狱搞怕了,就算在大汉地界也十分收敛,而聂宇对邓显鹤的态度让他们看到了希望,汉王似乎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