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没有在兵部碰面,而是来到了内阁。
王信坐在偏厅里等候。
游击将军而已,有资格进入内阁的没几个,不少人窃窃私语,王信面色如常,趁着没有见到张吉甫之前,思考等会见到他如何开口。
主要还是为了手下升官的事情。
大周的将领升官分为军功和非军功。
军功如战场杀敌,当先功,或者训练有功,如自己最初到京营,领编练新军之功。
非军功就比较杂了。
武举、恩荫、遇例实授、年深、推升云。
前明的武将官员职位世袭,最高世袭到千户,如果功劳实在太大,可以继续恩荫次子三子,总之千户是恩荫的最高职位。
大周取消了卫所制度,为了补偿武将,把上限提高了。
如正一品武将的子弟可以恩荫三品中书舍人身份,品级为三品,实授当然不会给三品武官,但是给个都司问题不大。
最低也是从四品的佐击,而大明的千户是五品武官。
七品舍人制。
佐击的子弟可以承袭一人,也就是七品白名舍人,平日里领取一份七品武官俸禄,想要混出头,从军也能从哨官甚至把总做起,起步就是军官。
年轻时候从军做军官,就算只熬资历,一辈子只升三级,那也能熬到佐击,于是子弟又可以重新循环。
虽然不如前明卫所子弟世袭的稳固,可上限也高了不少,但凡立功,终点不止佐击将军。
恩荫是成为武官阶级的主要方式,其次是军功。
普通士兵斩杀胡骑可以获得十两银子的赏银,只不过劣币驱逐良币,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了捞钱,许多军队冒充战功,同流合污坑骗奖赏。
最高的时候,每年光赏赐银子就要发上百万两。
如果真杀了这么多胡骑,朝廷上下勒紧裤腰带也就给了,奈何都知道是假的,地方上又做的天衣无缝,朝廷查无可查。
发也不是,不发也不是。
那就拖。
慢慢的,不光赏银要看运气,连下层军官杀敌可升一级的条令也荒废了。
提起来的都是以次充好的货色,还不如不提,否则危害更大。
简而言之。
虽然朝廷有详细的武将升官制度,可因为根子烂了,上下都没有办法,实际上军队升官的制度已经荒废,全靠上头一句话。
反倒是恩荫最简单。
只不过多了一道出钱的流程,想要升官没问题,需要出钱打点。
明眼人都知道这条路子不靠谱,可对比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