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阄打撒开来,从山下往上开始建造竹楼。
竹楼的建造成本不高,主要人工麻烦,府兵和衙役正好解决了这个大麻烦。
瑶族人本来对官府的到来是隐隐排斥的,这些人要将他们打散分开,不知道是要做什么。而且姿态强硬,燕林寨还多少找了个借口,这里的官只要他们听着。
然后,他们本来忐忑的心第二天突然变成震惊,官府的人竟然在帮他们盖房子、修路!
而且比起曾经简易的竹楼,他们还往山上运了什么一车车黑灰色的土,
搅拌起来做竹楼的地基,一楼也用到许多这种材料,只有二楼才是竹楼本体的样子。
瑶族人心里虽然有些淡淡的怪异感,但有人帮忙建房已经很好了,大家都热火朝天的帮起忙来。
因为人多,一个月的时间过去,路先修建完毕,山上的竹楼也已经从山脚修到了山上。
抓阄抓到山下的人家原先还不太满意,瑶族人擅长打猎,都喜欢往山里住。这会儿他们却成了第一个住上房子的人。
这已经称不上是竹楼了,只能叫干栏式建筑。山下的瑶族人只住了几天,便察觉到这些怪模怪样房子所带来的便利之处。
天气开始炎热,不知是不是错觉,总觉得屋子里比往年更凉爽一些。
楼下的厨房也不用再小心防火了,而且楼上称重能力更强,可以放更重的东西,走动间也没有竹楼惯有的“咯吱”声。
大家和新邻居们热热闹闹的搬进新家,住了几天大家开始张罗着自己做栅栏围个小院子。官府只管盖房,这种小细节就随他们自己来了。
到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发觉官府和燕林寨的区别了,因为说话语言不通,他们就一门心思干活,互不打扰。除了人看着都比较冷肃外,人家可是实打实的给他们盖了房子,就这一点就能激起瑶族人的好感。
山下的村民有时候还会上来凑热闹,大着胆子和他们说搭话,没多久就有聪明的瑶族人会说了几句官话。
虽然他们还不敢去镇子上看看,但眼里的渴望与好奇却日益剧增,走出这座山是早晚的事。
宋亭舟在燕林寨顶到现在,只剩收尾工作,交给其他官吏即可。孟晚在镇子里也住了一个月,他们是时候回家了。
临走前,孟晚对一直在燕林寨干活的那拓说:“等这边的房子都修建好,你们风仝寨的路也该修了。你亲自参与了这边的修缮,应该明白居住的地方越靠近山下往后越是方便。那些在风仝寨附近的寨子,若是太远的,还要你规劝他们往外搬搬。”
那拓从来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