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奏制度进行使用】
【密折制度在康熙年间就已经开始使用,但仅限于少数亲信,这些亲信可以直接给皇帝上奏,如果说过去上奏需要逐级上发,并且逐级留副本,交由众多官员一起讨论奏报】
【那么密奏制度就变成了皇帝和心腹们直接发微信了】
【谁也不知道你在密奏里面跟皇帝说了些什么东西,又是谁跟皇帝说的】
【密奏不但提高了官员的上奏效率和上奏速度,也极大拓宽了皇帝的信息来源】
【群臣们无从知晓皇帝到底掌握了什么信息,又或者谁在私底下其实告了他们一状】
【密奏制度使皇帝掌握了最大的不对称,即信息不对称,谁也不知道皇帝对于官员们了解到了什么地步,他们上报的消息如果隐瞒,皇帝是不是早就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这就让百官在上报的时候大部分只敢老实汇报】
“嘶~”
各时空朝堂之上无数人看完这密奏制度后,整个人几乎吓的脸色煞白,额头上也不禁浮现出一层细汗。
好可怕的制度!
好歹毒的手段!
“陛下,这制度简直是祸国殃民啊,要是用了这法子将百官置于何处?”
“到时候岂不是人人自危,谁又敢真心实意的去做事?”
“如此作为完全无异于将百官视作了家奴,这简直就是取乱之道啊!”
“这就是异族蛮夷不懂圣人之道才想出来的法子,我等均一心为国为民,如此手段岂不是令人寒心,太过酷烈了。”
“万不可采用此道啊陛下!”
“还请陛下明察!”
各时空的朝堂一瞬间炸开了锅,大宋年间更是如此。
他们可是一直标榜着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
急了!
很多官员在这一刻真的是急了。
他们对于人心最了解不过,密奏制度弄出来真的就是人人自危了。
到时候他们还怎么去贪腐,怎么去胡作非为。
这一刻他们对于满清的观感不再是看笑话,而是向大明看齐了。
许多帝王们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一幕,有些人是心中想用但是用不了。
但如嬴政、刘彻、朱元璋、朱棣等人就无所顾忌了。
“好办法啊!”
“真是好法子!”
“学会了学会了。”
老朱听了这法子真的是眼睛都亮了!
【而到了雍正时期,雍正极大范围的扩大了密折的使用人员范围,不仅仅只局限于亲信】
【如地方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