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白的寒士,在平定郝散之乱、齐万年之乱时,你立过大功。而且最难得的是,之后你功成身退,不恋栈权位,更是显得高风亮节,这便能让齐王放心。只要你能顶在这里,态度向着朝廷,不听从河间王的命令,令河东不动刀兵,便是大功一件。”
“怎么样,世回。你有信心胜任这个位置吗?”
李矩闻言,终于明白过来,这算是刘羡的一次赌博。若是李矩能在河东郡站稳脚跟,撑到河间王战败,那刘羡便有了一块真正可以信任的立足之地,兴兵之基,以此来争夺天下。但若是李矩不能成功,那刘羡下一次起兵的机会,就不知要等待到何时了。
李矩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但也知晓,这正是刘羡信任自己,方才如此委以重任。他不禁有些犹豫,问道:
“兄长,以我一人之力,恐怕很难做到吧。”
刘羡笑了,他用手指过身边的这些人道:“当然不是你一人。世回,他们都会帮助你。”
而后又从怀中掏出一份名单,递给李矩后,郑重道:“这是我在关中的所有人脉,里面不只有我在河东的这些故国老人,还有我在征西军司中的一些朋友,夏阳县、北地郡的旧部,你都可以利用。”
“从今日开始,你的命令就是我的命令,谁若是不听命于你,你可以传信于我,我来帮你解决。”
“但这里面最主要的问题,还是要靠你自己。世回,河间王是个不择手段的人,你需要冒受河间王针对的风险,可能是政治污蔑,可能是派人暗杀,也可能是大军压境。但无论如何,我都希望你能挺在这里,你能做到吗?”
话说到这个地步,李矩深吸了一口气,他郑重地从随身携带的箭囊中,抽出一支箭,当众说道:
“皇天后土有所共鉴,我李矩在此立誓,若我有负兄长重托,下场必如此箭!”
说罢,他双手用力一折,箭矢“啪”的一声折断,在场所有人都不禁动容。
既然李矩应允下来,剩下的安排就非常好办了。刘羡对剩余的人一一吩咐道:
“孙兄,我打算推举你做东垣县令,只要世回能担任河东太守,轵关道路就至关重要,你要作为世回的外援,在东垣经营。我要你开辟东垣的商路,顺带为我与世回做联系。”
“季达(薛兴),如今我做了司隶校尉,你可以来京畿做买卖,有我做主,没有人敢为难你。如今战马紧俏,你不要再卖,就囤在河东,我给你走关系,等东垣的商路打通后,你就在关中卖盐!得来的财货,你一半用来扩大经营,一半用来帮世回打通长安的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