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缺,烦恼却更多。便是亲人,也各有想走的路。不能同行,唯有分开。”
吴秀娘哭道:“我就不分。”
这一哭,就如开了闸门,众人纷纷掩面恸哭。就如当年离开京城走上流放之路,哭得撕心裂肺。
守在门外的十余个男子,听着凄凄惨惨的哭声,心里忐忑不安。他们都是裴氏赘婿,在裴家村中也是最靠近核心圈的人。
“方海,你进去瞧瞧,到底出什么事了。”出身孟家军的陶峰张口怂恿。
方海有些为难,低声道:“六姑娘的脾气你们都清楚。她下令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去。”
裴青禾的话,在裴家村里比圣旨管用得多。
众男子对视一眼,纷纷闭嘴。
裴家裴乙来了,方大头也来了,顾莲冯长都来了。一堆人站在门外,沉默地听着门里的哭声。
裴青禾任由众人痛快地哭了一场。她心情如何,无人知晓。自始至终,她都是最冷静的那一个。
“大家都别哭了。”
“分了家,以后也可以常来往。”
“伯娘,你先来选。”
吴秀娘用袖子擦了眼泪,咬咬牙道:“青禾,对不住你了。婆婆年龄大了,身边离不得我。我要和她们一起。”
裴青禾在吴秀娘放声痛哭的时候,就有了预感。这番话入耳的那一刻,裴青禾心中似被针刺了一下,面上不动声色,点了点头,示意裴芸记下。
最出人意料的,是冯氏竟也选了陆氏那一边。
“小狗儿小玉儿都还小,都需要人照顾。婆母年迈,身边也离不得人。”冯氏看着裴青禾,轻声道:“青禾,走你想走的路,做你想做的事。娘永远支持你!”
裴青禾心尖颤栗,目中闪过水光,轻轻点头,应了声好。
两百三十五个名字,分了两册。一册记录得满满当当,共计一百八十二人,另一个写了三页,共有五十三人。
年迈的李氏,腰背佝偻,声音颤颤巍巍:“一笔写不出两个裴字,分了家,以后也要常走动,不要生疏了。”
陆氏挣扎着起身,大声说道:“既然分家,就分得清清楚楚。村中的人,都是你招来的,我们不要。裴家新村是你建起来的,我们不沾你的光。我们还住以前的旧村草屋。”
……
门开了。
听了许久壁角的裴甲裴乙方大头等人抢上前,争抢着表示要永远追随。
方海蹿到卞舒兰身边,紧张地低声问了一句,待卞舒兰点头后,方海咧着嘴角笑了起来。
几个出身北平军的军汉,也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