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命人给拆卸了下来,由步兵们互相换着背在身上,也有些被绑在了战马骡马的背上。
因为行军需要,虽然战车、辎车留在了大关头,但那些拉扯的骡马可都被魏知策挪用了,成为了此次急行军中的大苦力。
他们也是趁夜悄悄开拔,以骑兵在前先行,步兵跟随在后的形式,递次而今,于天明时分悄无声息地来到了羊圈村外。
因为一路行军过于劳累,再加上永宁伯的军令只要他们牵制刘宗敏,再伺机而动,并非要打主攻,所以便先命令大军就地歇息。
同时,魏知策还命令两部骑兵在远处警戒,只遮蔽这边的大军动向,尽量避免为贼军所发现,更要求他们互相交替,每半个时辰换一部骑兵歇息,以保持战力。
按照永宁伯的军令,张国栋将在辰时发起攻击;魏知策推算至多半个时辰,张国栋便可拿下相公庙南面的贼军,而刘宗敏得到消息最快也要巳时初。
所以,魏知策要求骑兵在辰时末才大举出动,将探查范围扩大到刘宗敏驻地陶家店附近,并尽量将贼军哨子引过来,故意暴露己方位置,以达成牵制刘宗敏,使其不敢全力救援相公庙南面贼军。
…………
谢君友跟谢应龙、张洪两个贼将才率兵离营出发,魏知策这边便已知晓,早早就给他们备下了一个口袋阵,坐等贼军入瓮。
不过,这一切谢君友等人却是毫不知情。
谢君友跟谢应龙、张洪率领着七千马步贼军,一路急行,往羊圈村这边而来。
他们并未将羊圈村的官军放在眼中,只以为同左良玉之流相比略强一些罢了,但无论如何也绝对不是他们的对手。
这种骄傲的心态,在闯军中十分的普遍,甚至在河南各地的官军和百姓心中,也大多有此想法。
他们都浅显地以为这是“天助闯王”,也是闯王将要改天换地的现实表现,所以才会出现成群结队投奔闯王的现象发生。
往东北方行了不到三里,迎面便撞上了一伙官军骑兵,人数大约在五百左右,似乎官军前锋的样子。
谢应龙主动请缨,愿为前驱,首战官军。
见他如此积极的态度,谢君友自然不好驳了他的面子,也就同意了他的请求,并亲自率领五百骑兵给他掠阵。
谢应龙,本是大明健将、副总兵罗岱的部下,精通火器,因罗岱在罗猴山败于张献忠、左良玉联军,他得以身免,逃到了洛阳,仍为官军,后来闯王攻破洛阳时,就投奔了闯王,成为闯军的一员。
因为常年在军中,马上马下的功夫都十分了得,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