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永远可以跟随着武安君,在一场场胜利后,高歌凯旋。
他是对建功立业的追求,进入了秦军,但在武安君的人格魅力感染下和一场场战斗后,他心中对秦国有了无可动摇的忠心。
他以为自己可以保持这份忠心,跟随武安君为秦国马革裹尸,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一个残酷的打击。
武安君白起死了。
秦国的晴天白玉柱,为了大秦征战了一辈子的武安君,最终没有死在战场上,也没有死在敌人手中,而是在一处逼仄的草屋之中自裁了。
然而更可笑的是,在武安君死后,天下流传出其并非是自裁,而是被农家所谓的六大长老刺杀而死的。
一群不入流的江湖人,竟然成功杀了将横练外功修炼到极致,从秦国死士营中杀出来的武安君。
事后,秦国之中有人提议要为武安君正名。
哪怕武安君死的不明不白,但也绝对不能容许其他人的羞辱和冒犯。
然而这份请求,最终却石沉大海,秦昭襄王默不作声,朝堂上下默认这个可笑的事情流传。
从那时起,王齮便知道,武安君的死跟秦王有关,否则秦国不可能是这样的态度。
若无秦王逼迫,武安君岂会“自裁”。
除非他自愿。
也许是为了安大王的心,也许是为了安天下人的心。
但无论原因如何,武安君终究是死了,连带着他那颗对秦王和秦国的忠心也死了。
长戟被重重的戳在地上,王齮面色泛红,眼中闪烁着杀意,呼吸沉重,低声自语道
“为了秦国,也是为了您当初所受的冤屈,所以我要杀了这个黄口小儿。”
为了今天他等的太久了,这一次嬴政冒险出宫,给了他机会,这样的机会不会有第二次。
所以不能继续拖延时间了,迟则生变,既然决定要动手,那就要快刀斩乱麻。
王齮手执沉重的长戟,站在原地,呼吸渐渐平缓,目光也是渐渐的冷厉了下来,心中最后一丝犹豫也是消失殆尽,既然已经决定了,又何必犹犹豫豫,故作女儿姿态。
“他终究是秦王,要杀也要杀的隐秘一些,我死可以,但不能再为武安君染上污名了。”王齮低声自语道。
本来他是准备等着罗网的杀手到了,与其一起行动,那样成功率更高。
但现在他不想等了,明天他将许青支走后,再让蒙恬牵制惊鲵等人,而嬴政便由他亲自动手。
以秦王的血,来祭奠武安君。
嬴政的营帐之中。
明亮的灯火摇曳着,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