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王富贵如今的三师兄。
这等手足兄弟挚爱亲朋莫名失踪,那‘鬼神惊’王富贵极有可能会来调查此人的下落。
等他离开月港那位【直岁堂官】的地盘,到了这榕城,是龙他要盘着,是虎他得卧着,还不是任由您予取予夺?”
王澄看到姜文渊才发现今天出门没看黄历,不仅是冤家路窄,而且这冤家还远远不止一个:
“罗文龙已经给我传了消息。
据说最后朝廷中清流集体发力,给此人下了一个在战场坠海失踪的定论,无论是死是活,在绍治一朝是暂时没办法做官了。
不过清流早已押注太子,徐少湖徐阁老还是太子的数位老师之一。
姜文渊还年轻,只要不死,等风头过去早晚还有起复的可能。”
大概也是因为这一点,姜文渊虽然没有了官身、官气,但心态还不错,一直在跟那美貌尼姑谈笑风生。
只是时不时按摩一下自己的腰眼,眼窝也有些深陷发青,显然想借刀杀人,也不是完全没有代价的。
“姜施主说的不错,那王富贵早晚逃不脱贫尼的手掌心。”
妙净师太看到姜文渊的小动作,对他暧昧地眨眨眼:
“多谢姜施主布施。”
陶、曹师兄弟对他们聊的这些风月之事不在意。
只是他们师徒三人带着《忠义水浒传》原稿和郑和宝图就借住在外面的青雀庵中,不能不给地主必要的尊重。
一起上前行礼道:
“晚辈拜见师太。
我等请来了两位破译宝图的民间职官,还要持师父符诏再去带其他人,还请您代为看顾这二人。”
说实话,陶、曹两人身为文坛领袖之一凤洲山人的弟子,十分符合妙净师太的审美,但能看不能吃她也不愿意浪费心机,随意摆摆手让他们自去便罢。
“告辞。”
两人把王澄和郑钱丢在聚义厅中再次驾舟离去。
王澄近距离接触这尼姑还有一群曾经的“同窗”,属于秀才王富贵的记忆也渐渐清晰起来。
他一开始借来邪祟皮相,逃离王船的时候就对张家兄弟说过:“我本在州城濂江书院读书,因故乘船返乡遇难(第4章)”
至于因故返乡的这个“故”,正是妙净尼姑和她的青雀庵!
一个普通农家子想靠读书、科举晋升天班【儒士】花费可不便宜。
笔、墨、纸、砚、书籍还有蕴藏翰墨书香气的文宝全都价值不菲,不是普通小门小户能负担起的。
各家书院里的穷学生接受士绅资助是再正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