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尚书皆为正一品;
四、给太祖时期的贪官翻案,归还财货;五、修改大昭律减轻贪污刑罚;六、给他们的老家南方诸州治大幅减税。
最后第七条也是最关键的一条便是定下《保举法》!”
尤其是最后一条堪称动摇国本。
此法要求五品以上文臣推荐贤才,绕过科举考试直接任命官员。
这些五品官员难道会举荐不认识的民间贤才?
开玩笑,只能是自己的门生故吏!
这一制度效仿千年之前魏晋时期的荐举模式,旨在快速选拔人才,却也导致文官体系飞速膨胀,各部要职中充斥着不学无术的关系户。
可以想象,这样下去马上就是九品中正制复辟。
门阀掌权,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等等早就跟不上时代的历史糟粕很快都会回来。
侯景、黄巢们的刀下亡魂都白杀,历史上百姓的血全都白流,公卿骨白踏一切又得再来一次。
剥开表象看历史,常人根本难以想象这帮打着“道学先生”、“士林良心”、“文坛巨擘”、“大儒”名号的文人到底有着怎样的真面目。
直到太宗文皇帝在勋贵帮助下靖难成功,最终拨乱反正,尽罢一切恶政,也对方孝孺们发起了审判。
当今士林不会告诉百姓,所谓的“第十族”正是那些被他举荐的门生故吏。
不过,此镇物的效果是:
“诛十族亦有漏网鱼!”
一个“假”字便说明其中另有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