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旱。
如今东南不靖,便由你这都水官去调度那些被朝廷招安的镇海、蹈海将军,令他们配合官军打击海盗。”
在瀛洲立下大功,连皇帝都认可了王澄的功劳,地方上自然不得不有所表示,提拔一二是应有之意。
可他的【听雷】却分明从这位巡抚大人和旁边的新任巡按御史眼中,感应到了一丝幸灾乐祸。
王澄不需要回头去仔细查看王本固的记忆,聪明人只看这个官职的性质就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捧杀!
我说怎么那么好心给我升官,原来是在这儿等着我呢。”
这都水官注定要夹在朝廷和各路大海盗之间两头受气。
以前没人干过,比较不出好坏,你干好了是本分,干不好两边都要拿你开刀。
一句“我不知情,这都是临时工干的”,就把责任给推的干干净净。
这个曾经隶属于【水衡都尉】麾下的都水官不常设,只是为了应对沿海局势的临时差遣,归根结底可不就是临时工吗?
堂上的俞志辅虽不知龟山书社的险恶用心,却早就亲身体会过文官们的尿性。
老将军已经是花甲之年,官路沉浮,什么没见过,什么没经历过?
他什么都懂,只是一直都改不了刚直的性子,不愿意去官场逢迎,这才吃了许多的暗亏。
自然深知包括绍治皇帝在内,那些文臣都是何等厉害的“三不沾”,办事难说,甩锅一流。
俞志辅看到王澄脸上没有因升官而欣喜若狂,反而面露沉思,便知道这个年轻人也想明白了关窍。
取出一本兵书,突然开口道:
“王千户,这里有我所著的《剑经》一部,上面记载了我的一些兵法、棍法、剑术心得。
尤其是一门百步飞剑要旨分光剑,也叫剑光分化,还算可以一观,今日便送予你了。”
一册书卷轻飘飘落到王澄的手里。
后者接过,只是看了眼在世鬼神亲自手书的封面,奇货可居便看清了这部书的价值。
“兵法要旨源于‘五’,如人身具五体。纵率百万军,亦能如一人。
伍必以三人为正,二为奇;什必七人为正,三为奇;八阵必四隅为正,四方为奇
人之善斗者,一身四肢屈伸变化,有无穷尽之形,故前正而后奇,忽焉正后而奇前,正聚而奇散;忽焉正散而奇聚.”
虽然只是《剑经》中的一篇,却不仅有了俞志辅所著作的兵道密卷【百万如一】,军阵效果简单粗暴,就是集众。
集合无数蝼蚁之力,人心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