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中部,在大昭过洋牵星图中充当东、西洋分界线的婆罗洲。
山海会大本营。
这家势力本质上只是一个宝船遗民抱团取暖的互助组织。
组织结构松散,主体由当年郑和下西洋留下的官厂(军事补给点)、留守船员聚居点、宣慰司组成。
婆罗洲上留下的人最多,实力最强,自然而然就成了总部。
当代会长,三品【在世鬼神】老吊爷却有些愁眉不展。
人生七十古来稀,这老头八十又三,皱眉的时候满脸褶子就像是个干瘪的橘子,这副尊荣简直一言难尽。
像是个再平凡不过的老农,拄着拐杖坐在正气堂的门槛上,幽幽眺望着6300里之外那个再也回不去的故土。
一想到目前山海会的处境,他就深深叹气:
“唉,为了壮大采水人一脉,我山海会不惜提出‘一秤金’的入门标准,只要给钱就能列入门墙。
可水班生存条件恶劣,伤亡率远超天班、地班,三十六堂的采水人还是越来越少。
想想倒也正常,杀头的买卖有人干,赔本的买卖没人干。
付出和收益不成正比,连未来这个行当会变好的预期都没有,又哪能吸引外人加入?
只有别无选择的疍民和我们这些宝船遗民一代代坚守,却也不得不用一代代人的性命筑起山海咒禁之后的第二道血肉长城。
我这家当的难啊!
下一任会长更难。小沈本来是会中的后起之秀,最能担当大任,可自从当年遭受重创也半归隐去了月港.”
陷入沉思的老会长没有注意到,一根金灿灿的吊绳正一点点套到他的脖子上,然后猛然收紧,将他凭空吊了起来。
咯吱!
下端套在老头脖子上,上端没入虚空,无需借力便能挂得稳稳当当。
老吊爷倒是处变不惊,脸上没有任何惊慌,也没有无谓挣扎,加剧二次伤害,就那么在半空中随风摆动,等待救援。
好在这里是山海会大本营,周围到处都是三十六堂的门人弟子,很快就有人高呼:
“不好了,会长又上吊了!”
正在劳作、训练的一群年轻人连忙一拥而上,七手八脚把老头救了下来。
只是全都对那根吊绳心怀戒惧,救人之后谁也不敢靠近,直到看着对方一点点慢慢消散。
不少人都在小声交头接耳:
“嘿,兄弟们,这就是当年朱家后人逃亡南洋时,用来从咱们山海会手里换走旧港宣慰司的一国之宝?
这宝贝也太危险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