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上走一圈只需要八秒。八秒钟,随便查十年都查不出来的。”
所以,国内经侦的能力,在那些真正有能力的智囊团眼中,稚嫩的像是个新兵蛋子。
但这是建立在要个人定罪的基础上,而那些各有各道的智囊团们却不需要搞这么多花里胡哨的,他们要做的是分析,最终帮东主提供情报,做出决策。
所以任何他们可以官方的经侦更强大。
也因此,在荣念晴通过种种手段收购微光国际的事情后,针对“微光国际”的渗透就千方百计的开始了。
梁伯嵩先生进入微光国际的事情虽然还没被攻破,但微光国际有重大突破的消息,还是走漏出去了。
国产高端芯片的制造一直都是国内的一块心病,千禧年后不久,还因此闹出过不少乌龙和笑话,但国内针对高端芯片的研究和发展一直没停过,但研发不是投入金钱就能完成的。
科研实力,材料供应,产业整合缺一不可。
有的时候还需一点点的运气。
所以在2016年,国内最强的芯片集团,也只完成了28nm级的芯片量产,这种级别的芯片虽然已经进入国际主流的代工市场了,但这个级别的芯片仍旧无法进入高端消费级科技产品市场。
随着积电公司和三星集团相继深刻14nm级芯片的量产制程工艺,这些公司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百亿级订单的同时,他们也开始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产业的升级。
在消费级电子产品市场愈发火热的今天,谁抢占了更先进的制程工艺,谁就能独占全球每年千亿级的市场。
目前这个市场里主要的竞争对手,就只有积电和三星,其他的诸如英特尔,格芯,他们的芯片设计理念不如积电,也不如被梁伯嵩赋能过的三星,后续的竞争力已然不足。
根据国际尖端情报社传来的消息,英特尔已无力突破10nm级芯片的量产工艺制程。
即便是光之国的芯片巨头格芯,也坦言7nm是人类芯片进展中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因为越是微观当中发展,芯片的电路就会发生“隧穿效应”,这个问题不解决,人类科技就无法继续提升芯片的算力。
虽然后来积电和三星都发展出了5nm,甚至3nm级的芯片,但那只是命名上的文字游戏,实际上国际上的尖端芯片只不过是在原本的设计思路上叠buff,通过量的提升来提升芯片的性能,从而使芯片性能达到预想中“5nm”或者“3nm”级的性能。
也就说,14nm级的芯片,绝对是人类芯片领域内比较高端的产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