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经验就是——人类不会从历史中汲取任何经验。
现在,关于“5g通讯标准选择会议”中的数据信道选择已经落幕,东大参与的国际通讯标准制定,马上就到一决生死的时候了,如果接下来的短码标准方案也失败,那东大在未来的通讯发展中,就必须再次受制于人了。
不过,吕尧记得,后面的短码方案竞争,菊厂是赢了的。
国内的很多通信厂商都投了菊厂,让菊厂在国际竞争中以微弱优势胜出。
过于这次竞争,吕尧留学在未来的时候,还吃过这方面的瓜,这个瓜是在未来一年后突然冒出来的。那时候国内的科技发展环境,贸易发展环境都变得非常的艰难。
国际上针对国内的发展更是百般刁难。
也就是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关于某个国内大厂的负面消息不胫而走,在网上传的沸沸扬扬。
在那次忽然冒出来的舆论风波中,这家国内最早一批投身于半导体科技研究的公司,被塑造成关键时刻摇摆的小人了,在投票的关键时刻,这家公司再次发挥“满门忠烈”的技能,导致菊厂的通讯标准方案失败。
随后这家“满门忠烈”二十年前做过的事情再次被翻出来。
有些文章中说,国内的半导体发展之所以落后国外那么多,全亏了这家满门忠烈的帮忙,在技术发展的关键节点,他们毅然决然拿着中科院士拉来的投资,投进房地产中。
嗯……
这个倒不算是造谣,而是事实。
至于5g通讯标准方案的制定,虽然后来这家“国内大厂”竭力申明,但他的申明多少是有些苍白的。
吕尧记得,当时这家满门忠烈的大厂对外发出申明,说高通的ldpc编码方案更加的成熟,在数据吞吐量上更成熟,而菊厂的polar虽然理论新颖但实践不足,所以选择高通的ldpc作为数据信道是符合商业逻辑的,是合理的。
同时这家大厂还表示,当时菊厂在国际上,针对长码的投票已经完全处于下风了,多他们不多,少他们不少,所以菊厂的落败跟他们无关。
甚至后来菊厂方面也出来表示:“理解企业的选择自由”。
但实际上,这些理由看似公允,却没有一个站得住脚的。
为什么呢?
只需要稍微分析下就能明白,如果菊厂的通讯编码方案真的如此不堪,劣势真的如此之大,那家大厂成与不成都不影响最后的结果,他反而更应该投票菊厂啊!
因为这样反而能狠狠的刷一波存在感,营销一波,巩固他们在国内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