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房的沟通。
韩琪最后选择建了和村里大多数人家一样,墙壁是石头垒砌,木结构屋顶,黑瓦片的房子。
不过韩琪也提了一个要求,她的房子要比村里普通的房子地基要稍微的垫高一些。
村里其他人不知道,沈默却是知道韩琪这么做的目的。
心里感叹不愧是城里来的姑娘,懂得够多。
这样垫高的房子比普通的没有垫高的房子要来的干燥一些。
就是下雨的时候,积水也不会倒灌进家里来。
只是垫高宅基地的造价,那也是比普通的房子建造要来的高,工期也要长。
当然农村低矮的房子,也有自己的办法解决暴雨天,雨水不会倒灌进来的办法。
农村靠山屋子前后都有沟渠,积水就会顺着这些沟渠排出去,到附近的河道中。
而韩琪在建造房屋的过程中,她在小恺的邀请之下住进了沈默家中。
为什么说是小恺的邀请?
因为是小恺开的口,韩琪又答应了小恺。
沈默也就顺坡下驴同意了韩琪来家中居住。
当然,她除了口粮自己解决,一个月还给沈默家两元的房租。
屋子就睡沈盛夏的那间。
就算沈盛夏嫁人,沈默还是给长女在家里留了房间。
得知新来的知青不但自己建房子,还住进了大队长家,顿时事情就在知青点炸了锅。
韩琪住进来的第三天,康伟民和谭芳芳在韩琪放工的路上,堵住了她的去路。
而沈默刚好就经过那里,他就躲在了草丛,听三人的对话。
康伟民和谭芳芳凑合在一起,不得不佩服谭芳芳,这么快就和老知青打成了一片。
“韩琪同志,你的遭遇令我们同情,但事情过去了,你还是要融入集体中的。”谭芳芳先开口。
韩琪一脸懵逼:“我融入集体了呀!我每天和大家一起劳作,虽然我现在只能拿七工分,但我相信以后一定能拿到满分的。”
听到韩琪的小身板居然拿了七工分,谭芳芳嫉妒了。
记分员就给她记了五工分,凭什么韩琪能拿七工分。
别小看两工分的差距,每天相差两工分,一个月那就是六十工分,一年六百多工分。
谭芳芳扯了扯康伟民的衣袖:“你说大队长是不是假公济私了?不然为什么同样是新来的知青,我只能拿五个工分,韩琪却能拿七个工分,难道是凭借她住在大队长家里,给大队长家房租了吗?”
“谭同志,请注意你的言辞,你说清楚,什么叫做我租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