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更书站

繁体版 简体版
六更书站 > 大宋文豪 > 第150章 什么叫雄辩家啊?

第150章 什么叫雄辩家啊?(2 / 3)

不明,纵有良币,亦如明珠投暗。故钱荒之根,深植于吏治之腐朽,法度之松弛!”

他将钱荒问题直接指向吏治这个核心根源,“政荒”二字振聋发聩。

又何尝不是在意指如今铁钱横行的四川呢?

这已不仅是史论,更是对大宋现状的反思。

苏洵的特点就是如此,其文风雄奇高古,具有雄辩之风,往往观点明确,析理深透,语言犀利,结构谨严,议论文往往直接针对大宋社会的现实而作。

可以说苏洵别的不行,但就“议论文”这块,水平确实当世顶尖,放到历史长河中来看,也足有一席之地。

最后,苏洵总结道:“观古鉴今,钱荒之弊,症结有三:一在权柄操切失‘度’,二在通变之法失‘简’与‘实’,三在吏治不清致‘政荒’。今之困局,岂非重蹈覆辙之兆?”

“欲解钱荒,若只重开矿铸钱,或强推交子,而不思约束权贵兼并、整肃吏治、厘清法度、务求便民之实策,则恐如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史之为镜,明得失,知兴替,当思之,慎之!”

他话音落下,松涛斋内一片寂静。

——什么叫雄辩家啊?

苏洵的论述,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却如重锤击鼓,字字千钧!

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对历史案例的分析深刻入骨,逻辑链条环环相扣,将复杂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通过精炼的史实和犀利的观点,剥茧抽丝般展露无遗。

尤其是那贯穿始终的批判精神和对吏治腐朽毫不留情的揭露,更显其思想的锋芒和作为古文大家的厚重底蕴。

此刻,众人神态各异。

苏辙正在思考,显然父亲这番宏论也给了他极大的启发。

崔文璟眉头紧锁,看着纸上记录着苏洵论述的要点,努力消化。

周明远听得有些发懵,只觉得苏洵说的每个字都懂,连起来却如山岳般沉重,只能下意识地跟着点头。

而陆北顾的神色,则极为凝重。

只能说,巅峰状态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绝非浪得虚名。

“天下英雄,果然如过江之鲫!需得时时警醒,不可稍有成绩,便起懈怠之心。”陆北顾心忖道。

不过,苏洵的强悍,也激发了陆北顾的斗志。

在合江县学,说实话,他并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对手,拖他后腿的只是自己薄弱的基础以及紧张的时间而已。

而到了泸州州学,历年县试脱颖而出的精英汇聚于此,才算稍微有了点强度,其中有些人基本功确实扎实,经验也非常丰富,但也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