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的时候,工作室已经注册好了,也签了两名设计师和画手,拿了两个文创产品的创意策划案。
工作室的名字叫“初三”,是乔蕴雪取的,因为乔乔的农历生日是二月初三。
毕业论文和策划案一起砸过来,乔蕴雪有半个多月都只睡三四个小时,不过这样的日子总算是挺过去了。
顺利毕业、回国,工作室也步入了正轨。
傅善战看乔蕴雪这么辛苦,不止一次地提过要给她投资,最后都被乔蕴雪拒绝了,至于理由,还是跟之前一样。
工作室前两个案子分别是跟北城近郊的两个冷门景点合作的,但因为网络营销做得好,产品小火了一把,两个景点的游客量激增,初三工作室的名号也就这么打出去了。
首战告捷,送上门的合作机会也越来越多,有好几个知名的景区都找上了他们谈合作。
还有一些小网红和明星找他们谈营销和推广——这也算是误打误撞开辟了一个新的业务领域。
不过对于一个新成立的工作室来说,这些业务量压力还是挺大的,仅仅靠现在的规模是不行的,但贸然招人,成本又不好控制。
乔蕴雪和陆晔商量一番之后,决定找一家有经验的公司一起合作完成这些项目,按比例给对方分成。
乔蕴雪毕业回国之后一直很忙,连陪乔乔玩的时间都没有了,更别提去跟傅善战“约会”了。
傅善战每次发消息给她,她都隔很久才回复,每次回复都是说刚才在忙,接下来也很忙。
傅善战沉不住气了,便趁乔乔上学的一个工作日,找到了乔蕴雪的工作室。
乔蕴雪的工作室在一个艺术园区,门口刚好空了停车位,傅善战下车之后按指示牌找到了工作室的大门,很轻松就进去了。
刚成立不久的公司,占地面积也不大,肯定不会有前台这种职位。
傅善战进到办公区,碰上了工作室的员工。
对方疑惑地看着他,“先生,您是?”
傅善战:“我找乔蕴雪,她在么?”
“乔总在办公室和陆总聊事儿,要不您等等?”员工听见傅善战报上乔蕴雪的全名,以为他们是朋友,“我去给你倒杯水。”
“不用了,她办公室在哪里,我直接过去找她。”傅善战拒绝了员工的热情,“你忙你的,不用管我。”
“诶不是,我……”员工还没来得及说完一句话,傅善战已经大步流星地走了。
工作室是loft建构,上下加起来也就两百平出头,乔蕴雪的办公室在楼上,傅善战很轻松就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