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了!
火遍全网!
就是颜礼自己,虽然有过预料,但也没想到效果这么好。
其实也可以理解,原版广告那位,不过只是个创业新星,有些名气却不多,却一跃大红大紫,成了无数年轻人崇拜的商业新贵,连带着旗下公司都大为受益。
而颜礼的名气光环,比之原版那位不知强了多少。
没有这个广告,颜礼个人上阵捆绑微博,都有可能能达到原版的效果。
现在颜礼结合这个广告,辅以个人的种种光环,效果远胜原版。
也就一两天的功夫,该广告词成为全网流行语,甚至形成了所谓的【颜礼体】,引来各种模仿和玩梗。
而微博配合发布的以微博为主体的广告,虽然没有颜礼的个人广告那么火,但也因为互动和捆绑,一起给微博带来了极大的用户新增。
在前几天的发酵期之后,单日新增用户量超过50万+,而且隐隐还在涨。
照这个趋势下去,一个广告很可能引来千万用户,甚至后期细水长流还能拉来很多。
当然,这个统计比较粗暴,不只是广告,还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微博自身,平台做不好,广告打的好也没用。
但事实和宣传是两回事,微博和相关通稿略去那些各种各样的客观原因,直接将微博的成绩归功于颜礼的广告。
总之,怎么夸张怎么来,越夸张越有热度。
从某种程度上,这算是【造神】。
颜礼其实不太喜欢这种把自己捧得太高的行为,容易摔跟头。
而且个人和平台捆绑太深,也容易形成互相影响,颜礼出事,微博吃亏,微博出事,颜礼也跟着吃瓜落。
但没办法,微博是高速发展期,且未来还有诸多竞争对手,颜礼需要尽快保证微博的先发优势,能打的王牌不能攒着。
就算有什么弊端,以后再想办法慢慢解决,现在先求发展。
于是,颜礼接受了央视、官方媒体、微博官方号的采访,各种给微博讲故事。
个人微博页面也正式挂上【微博董事长】的头衔,并出席一个互联网商业论坛,正式宣布进军互联网行业,鼓吹微博的先进性。
总之,个人与微博实现全面捆绑,以自己的商业名声和信誉催化微博的成长。
颜礼如此高调的行为,以及微博的火爆表现,也迅速引发各方对微博的关注,并形成各种各样的讨论。
微博能否像颜礼说的那样取代博客,成了互联网行业的新话题。
而微博的价值是多少,也特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