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陆严河和温生明又一起在机场碰面了。
他们这一次要一起去俄罗斯。
《定风一号》在俄罗斯定档9月7日上映,当地发行方要举办当地的首映礼,为电影做宣传,陆严河和温生明接到工作邀请,请他们出席。
因为这部电影的目标是要在全球范围内都取得一定影响力。
海外的放映宣传活动,陆严河和温生明基本上都会参加。
在候机室,两个人聊了聊《定风一号》现在的情况。
“电影的票房后劲还是有的,到现在,《定风一号》在北美那边还能维持着300多家影院在放映,没有下映。”陆严河说,“全球票房也破了1.4亿美元了,还是有希望慢慢地熬到2亿美元的。”
温生明说:“票房成绩够好,对北美奥斯卡那边有用?”
“有用,《定风》已经在威尼斯拿了奖,在国内就更不用说了,但真要说到票房的作用,从现有情况来看,只有北美颁奖季那边,是直接摊开了跟票房挂钩的。你票房成绩好,艺术性不高,也只会给你技术奖,但你票房成绩不好,艺术性再高,再怎么被评论界追捧,也不会给你奖项的。”陆严河说,“他们就明摆着要把自己的奖项设置在一个大众的标准线上。”
“难怪最近这些年,奥斯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
“其实也在于北美的票房体量越来越大了。”陆严河说,“说实话,我觉得这也是中国电影奖项最好的、扩大世界影响力的时候。”
“怎么说?”
“因为北美做不到的,我们能做到。”陆严河说,“北美电影市场排外太严重了,除了英语电影,票房要破两千万美元,难度特别大,但在我们中国,每年都有很多外国电影取得1亿美元以上的票房,甚至如果把这个标准拉到1亿人民币的话,就更多了,甚至可以囊括七八个国家。我在想,如果我们中国的主流电影奖项,能够稳定的针对在中国大陆上映的外语片,评选最佳外语片,而且这个最佳外语片还得要兼顾专业口碑和票房成绩,通过这个窗口,慢慢地邀请国际上的电影人,真正地参与到中国的电影奖项中来,这未尝不可以作为一个种子,在未来合适的时候,将其中某一个奖,转变为国际性的大奖。”
温生明闻言,沉吟片刻,点点头,“你这个建议有点思路,我回头带回去跟他们研究一下。”
“嗯。”陆严河点头,“当然,我这么想,有一个很重要的初衷,就是向全世界的电影公司扩散一个概念:中国是全世界惟一一个可以容纳不同国家、民族、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