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拨出了大笔钱款往秦州,此等事自然瞒不过陇右军将,这样一个无底洞自然让上上下下颇有微词。得知杜士仪竟然朝茶商们摊派,将校们非但不以为奇,反而觉得此计甚好,原本的骚动也渐渐平息了下来。在这种风波之下,他却收到了来自洛阳的急信。
河州刺史兼镇西军使苗晋卿,迁户部度支郎中。
苗晋卿去年会跟着他到鄯州来,是因为萧嵩以其为裴光庭拔擢之人,本来就想撸掉,结果被杜士仪三言两语裹挟捎带了出来,两边皆大欢喜。如今萧嵩辞相,杜士仪早就预料到苗晋卿恐怕会重新征调入朝,却没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户部是如今任门下侍郎的裴耀卿的老本营,而裴耀卿正要主理江淮河南转运之事,需要能员佐理也是意料中事,性格温和长袖善舞的苗晋卿自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对于苗晋卿来说自然是难得的机会,可河州在陇右诸州之中的地位仅次于鄯州,这个刺史之位比预想中更早地空缺出来,杜士仪难免头疼。平心而论,他更属意于王忠嗣,可王忠嗣去岁刚刚遭贬,即便又以战功得了相应褒奖,可终究在陇右根基仍不及那些父子相继的世代将门。倘若立时三刻荐王忠嗣为河州刺史,也许能够在御前通过,但却不利于将来。至于肯定会因为此缺上蹿下跳的郭建,他却不放心这个实在太会钻营的家伙,竟是两头犯难。
河州看似不及洮州内有羌胡,容易爆发内乱,可同样正临吐蕃边境,如果无有大局眼光,少有差池就可能造成大乱子!而且更重要的是平衡,看来他得派人到东都那边活动活动。
果然,当这个消息最终确定的时候,郭建就立刻上了鄯州都督府,在镇羌斋中表忠心表决心,滔滔不绝暗示了好一番,就差没明说自己是河州刺史的最佳人选了。杜士仪知龗道,若是按照过往的军功,这家伙勉强也算是够格了,而且从前他利用郭建收拾了郭家的刺头,以及郭知运这颗最大的钉子,除了拔擢其为临洮军正将之外,其余的甜头便只有一个空头行军司马。于是,他少不得表示自己会向龗上举荐,力争此职,等郭建一走却不禁踌躇了起来。
不多时,门外就传来了叩门声:“大帅。”
“是仲通啊,进来吧!”杜士仪笑着吩咐了一声,等到鲜于仲通进来,他示意其坐下,这才开门见山地说道,“仲通,我有意重振鄯州进奏院,打算派你回京,你意下如何?”
鲜于仲通先是一愣,继而立刻沉吟了起来。平心而论,身为节度推官,尽管还远不到位高权重的地步,但站得高度却非同一般,而且每日过手的各种事务,众多都是